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选修部分—历史杰出人物11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选修部分—历史杰出人物11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选修部分—历史杰出人物11

试卷预览

  • 1新三民主义能够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

    A.是孙中山提倡的

    B.有了共同的阶段斗争目标

    C.是国民党的指导思想

    D.明确了反帝要求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甘地及其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所以能够被印度国大党所接受,是因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能发动群众起来抵制英国的侵略   ②能始终把群众运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③符合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可以消除印度的种姓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孙中山和甘地同为“亚洲觉醒”之先驱。下面两图所蕴含的共同主题是   孙中山为南洋路矿学校题词                甘地提倡“回到纺车去”

    A.非暴力不合作

    B.顺乎世界之潮流

    C.争取民主自由

    D.致力民族自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与同期欧洲1848年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斗争的手段

    B.斗争的目标

    C.领导的阶级

    D.斗争的结果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有关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评价正确的是 ①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   ②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促进了人民团结 ③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④束缚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 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 想的是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7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倡导“回到纺车去”,其实质意义是。

    A.反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

    B.以手工业生产抵制西方经济侵略

    C.大力发展家庭纺织业

    D.大力发展民族经济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8“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0印度诗人泰戈尔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指甘地)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稣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民永远牢记着他。”诗人如此评价甘地是因为他:(   )                                       ①多次组织群众性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②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国父” ③领导印度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④创立的非暴力不合作理论成为宝贵的思想财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1/7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