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0分钟

试卷介绍

现代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1

试卷预览

  • 511881年12月《花图新报》载:(电报线)也,始于同治十二年,由上海达吴淞,长三十余里,接连海底电线。……至中国自设之电线,则于同治十三年,由福州城内通至制造局,长三十六里。其经费出自中国,操持仍属西国,后因台湾有事,力筹防御,电线公司请于闽督……光绪七年,将造电之物料,运至台湾。自台湾府城直达大高(地名),约百里,皆电报局学生经办,无西人襄助。①有线电报进入近代中国最早是在上海,由外国人创办  ②中国最初架设电报线时需要外国人技术上的帮助  ③代中国完全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有线电报最早出现在台湾  ④台湾架设电报线最早是出于军事目的,而非民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2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没有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3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4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民国成立以后,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为娘娘祝寿。这主要表明

    A.尊孔复古思想开始盛行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妇女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D.废止妇女缠足得到认可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5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6“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这一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7下图是中国古老民居四合院,它是以正房、东西厢房围绕中间庭院形成平面布局的传统住宅的统称。在中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北方四合院表述正确的是:①体现了小农经济的封闭性②大门不与正房门相对,反映了中国传统风水学中“吉利”之意③体现了封建家长等级制④反映合家欢乐的亲情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8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材《共和国教科书 新国文》介绍了两个月前泰坦尼克号邮轮遇险事件如图。这反映出 ①教材编撰者关注国际时事②  教材编撰者倡导人性向善 ③民国初期公民教育成效显著④民国初期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9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60《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6/10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9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