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8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古代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38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11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2对中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表述不准确的是

    A.孔子创立以“仁”为核心的儒学

    B.荀子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C.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D.顾炎武发展儒学义利观,提倡经世致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3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荀子

    D.商鞅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4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的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是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6孔子以爱人之心协调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主张是 

    A.克已复礼、贵贱有序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存天理,灭人欲          

    D.兼爱、非攻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7三国时期的佛事活动,仍以译经为主。这个时期最著名的佛经翻译家是支谦和康僧会。康僧会在他编译的《六度集经》中大讲“恻隐心”、“仁义心”,而且还极力主张“治国以仁”,认为“为天牧民,当以仁道”。除了这些治国牧民之道以外,经中还大力提倡“孝顺父母”,歌颂“至孝之行”。唐僧会明显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响

    B.儒家思想的影响

    C.法家思想的影响

    D.墨家思想的影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19自1985年把9月10日定为教师节以来,到2010年我们已经度过25个教师节。可是近年来有网友建议,把每年9月10日的教师节改在孔子的诞生之日,主要是因为孔子 

    A.主张“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和教育实践

    B.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C.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建立礼乐文明的社会

    D.主张“民贵君轻”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20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学说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2/9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