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94

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94

推荐等级:
  • 卷面总分:100分
  • 试卷类型:真题试卷
  • 测试费用:¥5.00
  • 试卷答案:有
  • 练习次数:0
  • 作答时间:60分钟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41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不能说明唐太宗认为

    A.应发挥宰相等大臣的议政权

    B.君主应善于纳谏,审慎决策

    C.君权与相权相互制衡

    D.君主不应完全独断专行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2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字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

    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3学者钱穆指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钱穆认为唐朝

    A.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B.三省相互牵制

    C.三省拥有最终决策权

    D.皇帝还未形成足够的专制权力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4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 

    A.刑部

    B.礼部

    C.工部

    D.吏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5唐中宗曾未经三省同意册封过一些官职。事后,这些官员大都被人瞧不起。这说明

    A.三省大权独揽,打击皇权

    B.皇权一定程度受到三省制约

    C.唐朝实行君主立宪政策

    D.皇权衰落,皇帝没有决策权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6一位历史学家曾说:“类似西方的分权制衡的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制度是指

    A.西周分封制

    B.西周宗法制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7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

    A.秦朝设立御史大夫和太尉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北宋设立枢密使和通判

    D.元朝设立中书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8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D.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9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开始服兵役,六十岁免兵役。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丞相)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虽然唐太宗已同意,诏敕也已草成,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敕三、四出”,魏征拒不署敕,严辞反驳唐太宗说:“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由此可以看出

    A.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

    B.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

    C.体现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

    D.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50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级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从唐太宗开始的这些做法,表明:①皇帝任用宰相的范围扩大了,已不限于三省长官 ②地方权力扩大,机构之间互相扯皮,行政效率不高③出现了权臣专权、皇帝大权旁落的局面 ④宰相成员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5/11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