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码关注微信
随时随地刷题
试卷介绍
试卷预览
- 31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2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唐宋时期的国家体制可称之为中央集权的君主制……中央政府的首脑为宰相,宰相有很大的权力,和皇帝讨论军国大事,人事任免,甚至皇位继承等问题,并做出决定。”由此判断在唐宋时期
A.虚君实相,实行君主立宪制
B.宰相成为国家的实际决策者
C.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缺一不可
D.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较为突出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3“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常向窗前读。”这首诗在封建社会十分流行,反映了
A.学子读书考取科举功名的价值取向
B.科举考试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C.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D.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4下图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
A.隋朝创立科举制
B.唐朝设立节度使
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5元仁宗1313年下诏:“第一场明经经疑二问,《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内出题,并用朱 氏章句集注,复以己意结之,限三百字以上。”元仁宗此举意在
A.控制天下学人的思想
B.强化理学的崇高地位
C.塑造标准化考试制度
D.选拔真正的文艺人才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6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 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 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7《资治通鉴》记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8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对其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地方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39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唐代三省的“运行程式”是
A.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
C.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 40隋唐时期在中央设中书省,元朝在中央也设立了中书省,他们之间的不同在于
A.前者下设六部管理全国政务,后者专管佛教和藏族地区事务
B.前者仅为中央决策机构,后者还是管理部分地区的行政机构
C.前者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后者标志着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D.前者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设,后者则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设
开始考试练习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6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8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9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0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2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3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4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5
类别:数学(文科)高中数学代数与函数一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26
类别:数学(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