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73)1

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发布时间:2021-04-20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CPI是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价格变化情况的指标,下图为1998-2010年我国居民CPI走势图,从理论上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和D点应该适度控制纸币发行量

    B.B点和D点社会经济发展效益比较好

    C.A点和C点商品销售正处于卖方市场

    D.A点和C点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其发行量必须

    A.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为基准

    B.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限度

    C.与待售商品的总价值相一致

    D.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09年4月2日,张女士花了230元人民币买了 一件上衣,这230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某单位职工小李花了18万元首付款买了一套34万元的现房,贷款16万元分期付款,其中的18万元、34万元和16万元分别执行货币的职能是:           (   )

    A.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之所以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是因为两者都 ①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 ②导致社会总需求持续大于社会总供给    ③致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不平衡 ④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甲国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

    A.28% 44元

    B.25% 40元

    C.22% 36元

    D.25% 37.5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

    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假定2010年市场上待售商品的总数量为3万亿件,每件商品的价格为1元,如果发行纸币120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5次,此时1元纸币相当于

    A.1元货币的购买力

    B.2元货币的购买力

    C.1元货币的购买力

    D.0.5元货币的购买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0年10月15日,人民币又升97个基点至6.6415元兑1美元,再创新高。一个多月来,人民币累计升值达2.5%。人民币升值

    A.会给我国的外贸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B.有利于我国的产品出口

    C.会导致美元贬值

    D.有利于我国居民出国旅游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9年10月10日,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达到1:6.8254。据悉,人民币已经比汇改当日累计升值达15.1%。上述材料表明 ①每100单位美元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②每100单位人民币可以兑换更多的美元  ③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上升  ④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