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市场经济(51)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一个理智的投资者,需要        (   )①关注投资理财的风险            ②量力而行③注意投资方式多元化           ④谁的收益好就投资谁

发布时间:2021-04-14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最痛心医疗住房等问题未解决好。”当今一些百姓对医院药价高感到无奈。药价虚高很大程度是由生产、销售药品的企业和医疗机构虚报成本、虚定高价所致。这表明市场经济具有(    )

    A.竞争性

    B.盲目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预计2012年前竣工运营的京沪高速铁路将为沿途省份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要在国务院和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这表明

    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C.发展市场经济能够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强有力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确定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这十项措施,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这种措施属于(    )

    A.紧缩的财政政策

    B.紧缩的货币政策

    C.扩张的货币政策

    D.扩张的财政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10年3月22日,北京某农产品批发市场卷心菜价格为1.6元/公斤,同比上涨33%;2011年3月22日,这里的卷心菜价格仅为0.85元/公斤,同比下降47%。卷心菜价格的涨跌再次反映了市场调节存在的固有弊端。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市场调节盲目性的是

    A.价格涨跌—闻价而行—可能导致不择手段、两极分化

    B.利益驱动—调整生产—可能导致事后调节、经济波动

    C.有利可图—追逐利益—可能导致欺行霸市、分配不公

    D.信息不灵—一哄而上—可能导致供求失衡、资源浪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该表反映的是我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的情况(%)。(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2年5121281980年3049212007年11.749.239.12008年11.348.640.1从表格中所示情况可以看出:

    A.我国正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B.我国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C.我国应不断巩固和加强第三产业

    D.我国必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发展重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某省省长提出要做好民营企业“加减乘除”四篇文章。其中的“除”就是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淘汰落后产能(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低水平企业)。这启示政府必须①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加强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③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④做到扩大内需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如果要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则图中的①②③④依次应该是

    A.①工资收入提高②消费需求增加③生产供给增加④劳动需求增加

    B.①CH降低②生产成本降低③商品物价上涨④减少货币供应

    C.①劳动生产率提高②商品价格降低③生产供给减少④扩大财政支出

    D.①企业所得税率降低②商品价格降低③商品价格上涨④生活费用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 )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

    A.微观

    B.宏观

    C.主体

    D.市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图4漫画《这年头,只能这么喝牛奶了!》在说明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我国完善了市场规则

    C.我国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D.我国牛奶行业具有创新意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是

    A.市场

    B.价格

    C.计划

    D.供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