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收入与分配(24)1

2009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4.8%,城市养老金领取人口比例为78%;城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为1200元/月,不到公务员养老金的50%。这一现象                         ①突出显示了改革现有收入分配制度的紧迫性②说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③要求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④要求着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发布时间:2021-04-08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国产甲型H1N1疫苗将由政府埋单,此项财政支出主要来源于税收收入。这说明(   ) ①税收具有无偿性的基本特征②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税收是国家职能实现的物质基础④在我国,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继上述医疗保障制度,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试点、推广,3000多万贫困农民受益,城市“低保”制度已基本全面建立。这体现我国财政性质是

    A.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B.强制性、固定性、无偿性

    C.巩固国家政权

    D.财政收支平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国务院从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下列关于征收增值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防止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税漏税行为

    B.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C.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

    D.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目前,北京市私营企业已经达到15.1万户,个体工商户达到31.3万户,分别比两年前增长了45.2%和29.3%。北京市个体和私营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A.它们最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

    B.它们机制新、有活力,适应市场需求

    C.部分国有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高

    D.它们实行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对按劳分配理解正确的是

    A.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尺度

    B.按劳分配的对象是所有的社会产品

    C.按劳分配存在于各种所有制经济中

    D.按劳分配不承认劳动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由谷超豪、 孙家栋两位院士获得,每人获奖金500万元人民币。对于这500万元奖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体现了国家对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更好地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③从分配方式角度看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属于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l600元/月提高到2000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09年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51518.87亿元,比2008年同期增长5.3%,其中,税收收入45057.56亿元,同比增长2.2%。可见(   )

    A.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新型税收

    B.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D.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的(     ) ①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②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  ③社会总产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余下的那部分  ④社会总产值减去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就要 ①合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③改革现有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④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