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收入与分配(23)1

2009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0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这一系列举措的最主要任务和目标是:  

发布时间:2021-04-08

A.增加就业

B.稳定物价

C.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试卷相关题目

  • 1我国许多国有企业高薪聘用科技人才,并允许他们以技术入股,根据企业经营收益分红,科技人员的这些收入属于(   )                                                                   

    A.按劳分配

    B.按劳动要素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0年我国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其目的在于

    A.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B.刺激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C.增加抵收入者的收入,缩小贫富差距

    D.增加国家收入,减少赤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通常情况下,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这是因为

    A.收支平衡,表明财政资金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B.如果收入过多,社会就会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局面

    C.如果出现财政赤字,一定会出现通货膨胀

    D.收支平衡就会优化经济结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的是 ( )

    A.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B.我国投资建设三峡工程

    C.全国财政到2010年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182亿元

    D.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安排716.04亿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列选项中最能说明财政使人民生活有保障的是(   )                                              

    A.我国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

    B.我国投资建设三峡工程

    C.全国财政到2010年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将达2182亿元

    D.2006年中央财政科技支出安排716.04亿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0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今年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在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其共同目的是

    A.防止通货紧缩,避免经济增长乏力

    B.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物价急剧上涨

    C.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D.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右图漫画反映了(    )

    A.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主要来自于居民个人的投资活动

    B.无论哪种投资方式,都能够带 来稳定的投资收益

    C.当前,我国居民个人的投资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D.投资股票、基金和房地产是没有风险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山东东营市政府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这是东营市5年来连续第五次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年均增幅达12%。这表明,该市政府致力于

    A.再分配领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不断提高所有企业经济效率

    D.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中央财政预算2010年安排300亿元左右用于推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等发展,这体现了

    A.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证

    C.财政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

    D.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日前,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调整烟产品消费税政策的通知》。依据此通知,调整后的香烟消费税最高至56%。香烟消费税的调整: ①是国家依靠政治权力进行的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的发展③有利于调节吸烟者的消费行为 ④是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