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收入与分配(14)1

2011年3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认为有必要修改个人所得税方法,提高工资薪金减除费用标准。之所以有必要修改个人所得税方法是因为              (   )

发布时间:2021-04-08

A.它的征税对象是个人所得,有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B.它的应税项目种类众多,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C.税收具有灵活性特征,修改税法可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D.我国公民都是纳税人,提高纳税标准可以还利于民

试卷相关题目

  • 1坚持不懈地打击偷骗税等违法犯罪活动有利于( ) ①规范税收秩序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维护税法尊严 ④增加国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假定增值税率为17%,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四家公司增加的GDP总额和应缴纳的增值税总额分别是:

    A.20万元 3.4万元

    B.48万元 8.16万元

    C.20万元 7.31万元

    D.48万元4.76万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近期我国南方部分省市遭受洪涝灾害,某地通过多报受灾面积的方法,获得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此行为属于

    A.抗税行为

    B.骗税行为

    C.欠税行为

    D.偷税行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社会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当前我国各种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的深刻根源,加快税收制度的改革完善,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势在必行。2011年3月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建议个税起征点应从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3000元,且要减少税率档次扩大级差。如果这一方案得到通过,那么 ①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成为可能  ②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会得到进一步的协调 ③年度国家财政收入必然大大减少  ④我国经济的发展方式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我国新出台的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者在3年内扣减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该政策(   )

    A.体现了我国的税收取之于民

    B.反映了我国税收的固定性

    C.有利于促进劳动者创业和就业

    D.能从根本上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0年12月以来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说法不正确是 ①它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企业和公民都要依法纳税②它体现奉献精神,不论收入高低,纳税越多越好③它实行的是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④它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假如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000元,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月收入3000元以下的所有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B.月收入超过3000元的居民没有得到实惠

    C.初次分配更加合理

    D.居民整体可支配收入增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营业税的最大特点是( )

    A.能避免重复征税

    B.税源广,收入稳定

    C.以纯收入额为征税对象

    D.税率与营业额成正比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 1年3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修正案(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起征点上调成为今年两会最热的议题,个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国民共富”。关于个税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               

    A.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个税调整方案,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B.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是税收的主要功能

    C.提高起征点,减少财政收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D.发挥税收调节的基础性作用,最终实现社会公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10年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19627.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985.02亿元,增长34%。税收收入17702.55亿元,同比增长35.9%;非税收收入1924.52亿元,同比增长18.9%。这表明 ①我国经济继续回升向好②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③财政收入增加是大力发展经济的关键④要增加财政收入必须提高税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