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有评论者说“俄国的革命来的太迅速了。3月份刚刚取沙皇政府而代之的临时政府,还没有来得及品尝胜利果实就步了沙皇政府的后尘,依然没有战斗,没有遇到抵抗。”这说明被推翻的临时政府(  )

发布时间:2024-07-03

A.与沙皇政府性质一样

B.已经失去人民的支持

C.违背历史发展的潮流

D.已转成帝国主义代表

试卷相关题目

  • 1列宁认为:革命能够和平发展,因为武器掌握在人民手中,没有外力压制人民,因此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他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 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在苏维埃内部开展斗争,把小资产阶级政党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上述材料反映出(  )①当时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②当时苏维埃内部存在派系斗争③当时俄国存在和平夺权的可能性 ④列宁主张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当日本企图取代欧洲在中国的位置,如夺取德国在山东的权力时,它倒提高了中国的民族主义精神。”这次“民族主义精神”高涨带来的重要影响是(  )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B.促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C.动摇了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统治根基

    D.取得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了《北京市民宣言》,提出了……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最后最低之要求”,要对北京政权予以“根本之改造”。这体现了五四运动的(  )

    A.爱国精神

    B.民主精神

    C.团结精神

    D.科学精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

    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17年,俄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震荡和变化,这一年内俄国发生了两次革命,这些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并对整个人类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这两次革命除了各自的特色外,还有其共同之处(  )

    A.阶级力量对比关系

    B.革命的主力和斗争手段

    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

    D.革命的任务和革命动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称号是一个国家特色和实力的体现,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19世纪的英国被称为“世界摆渡人”。这些称号反映出英荷两国成为当时世界的(  )

    A.工业中心

    B.贸易中心

    C.金融中心

    D.科技中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据学者估计,在1750~1800年间,“已开发世界”(欧美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世界”国家大致相当;但到1880年时,“已开发世界”国家的人均收入大约是后者的两倍,1913年,更达到3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D.欧美资本主义的确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着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1912—191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兴建厂矿企业四百多家。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  )

    A.面粉业

    B.纺织业

    C.造纸业

    D.采矿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