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研工作者在以葡萄糖和乳糖作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物质为葡萄糖,乙物质为乳糖
B.由图可知分解葡萄糖的酶存在于a-e阶段,分解乳糖的酶存在于a-c阶段
C.在c阶段大肠杆菌的数量达到最大
D.在e阶段大肠杆菌的种内斗争比d阶段激烈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图甲表示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乳酸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这三种微生物的增殖速度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1、2、3号试管分别培养的是酵母菌、硝化细菌、乳酸菌
B.图乙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2号试管、3号试管和1号试管中的微生物在不同氧气浓度中的增殖速度
C.如果培养基中混杂了这三类微生物,可以将微生物接种到不含有机碳源的培养基中培养,从而获得硝化细菌
D.用混有酵母菌的乳酸菌制酸奶,向奶中加入青霉素,密封即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生态学家高斯(Gause)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在培养到第5天之后大草履虫的数量基本维持在375个,于是将此数值定为K值。关于K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仅适用大草履虫在该培养条件下
B.高斯实验得到的K值也适用大草履虫在其他培养条件下
C.不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相同或近似
D.相同的物种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K值有可能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某一生态保护区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如下图。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不互相影响,种群变化无规则性
B.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两种群相互影响,使种群大小呈现波动现象
C.捕食者种群大小受被捕食者控制但被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捕食者种群大小的影响
D.被捕食者种群大小受捕食者控制但捕食者的种群变化不受被捕食者种群大小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为有关种群增长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S”型曲线和“J”型曲线是反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下列属于“S”型曲线形成条件的是
A.食物(养料)充足
B.没有敌害
C.没有竞争
D.资源、空间有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a、b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为b曲线对应的种群增长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
B.在t时刻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
C.b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D.c表示的种群增长率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中种群的K值为a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卵的密度
C.山毛榉种群和它所在的群落一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D.理想状态下,在达到K值前种群呈J型增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