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宣布从明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的“卑职”等用语。其后,湖北、江苏、河南等省纷纷效仿。这种现象说明在当时
A.平等观念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B.辛亥革命革除中国社会传统陋习
C.三纲五常思想受到严重冲击
D.近代文明礼仪被中国人普遍接受
试卷相关题目
- 120世纪初《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中有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对这段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此现象表明有些自由女子仿效西方尝试新式婚礼
B.此现象反映出有些女子已经具有自由、平等的思想
C.此现象有可能发生在民国初年的上海
D.此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可能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喧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戊戌变法时,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
A.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
B.带有反清革命的色彩
C.政府以法令的形式进行了颁布
D.在全国普遍实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近代中国人社会习俗的变化主要反映在婚丧嫁娶等方面。下列小说反映的是反对我国古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观念内容的是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红楼梦》
D.《水浒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上海乡土志》中记载:“光绪年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依据这些信息可以判断当时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出现了①西式建筑②近代邮电事业③外来宗教④西餐、西式服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无非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A.西餐馆服务周到、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西餐馆主要分布在沿海通商口岸
D.西餐馆已由通商口岸进入内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
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
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
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从《上海县竹枝词》中,可以知道许多古代的节日习俗,其中与端午节相关的是
A.拜年未了接财神,爆竹通宵闹比邻
B.月饼堆盘月样圆,南园向最盛香烟
C.童儿接队放风筝,风卷纸钱灰满路
D.浦江午日闹龙舟,红儿绿女沿滩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新华网公布“西方镜头下的1850年中国”29幅图,再现了中国当时的社会场景。下列场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A.军队在训练拉弓射箭
B.传统纺织缝纫场景
C.贵族乘火车出行
D.官员按等级就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