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9月15日《大公报》报道一种社会现象假如女儿不缠足,不能定亲这不是把孩子害了吗?等着外间改的多了,咱们再改。该现象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废止缠足运动在20世纪初没有取得任何效果
B.国人并未普遍接受近代文明
C.陋习收到了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全废除的
D.当时政府没有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
试卷相关题目
- 1民国时期北京有一女士,出国留学几年,思想观念大变。归国后,在北京某校任职。为了找到如意郎君,在门前打起了征婚广告,上面写着:女学士周××……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现执教鞭于京师某女学校。各学士优秀者,每日午后4时至6时为会谈期,务请应时驾临可也。”该事例反映了 ①民国时期西方的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影响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 ③民国时期女性地位提高 ④民国时期女性获得受教育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清末民间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面的情况,正确反映了民国时期的服装状况的是
A.男子全部是长袍马褂
B.西装成为流行服装之一
C.女子以连衣裙和列宁装为主
D.绿军装成为流行服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洋装在中国流行,并未取代传统服饰,而是促进中国服饰的改良,出现了中西合璧的产物。下面哪些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A.中山装和旗袍
B.华冠儒服
C.男女礼服
D.列宁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面图片是中国目前最早记录“妇女解放”的画报(1920年10月出版)。最能表达画面中当时中国妇女解放现状的诗句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
B.无可奈何花落去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万马齐喑究可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世纪中期,欧洲一部分女权主义者提出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并设计、试穿了短裙和女士长裤,女工的服装有所简化。出现这一服装改革潮流的社会根源是
A.工业化使大量妇女参加工作
B.民主运动的推动
C.社会审美观的改变
D.妇女的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近代化的趋势
B.自由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1943》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的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
A.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并把新房装潢成欧美风格
B.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的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并经常观看胡蝶、阮玲玉等影星主演的国产影片
C.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坐有轨电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京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D.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