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史研究专家闻一在他的著作《凯歌悲壮》里,把苏联的历史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其中“剥夺年代”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时期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
C.新经济政策时期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时期
试卷相关题目
- 1“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的退却”,暂时的退却是指
A.利用商品和市场,部分恢复资本主义
B.恢复资本主义制度
C.取消余粮征集制
D.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09年5月24日,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在法国《解放报》上撰文指出:“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发现社会主义……重回列宁时代或许可以找到挽救自由主义的办法。”下列列宁时代所采取的措施中对克服今天的金融危机仍有启示作用的是
A.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施配给制
B.国家统一地价,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小企业实行国家监督
D.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允许中小企业合理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21年到1925年苏俄(联)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
B.工业化的开展
C.新经济政策的实行
D.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迅速展开
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l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分别是
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
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处于“大跃进”时期
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处于“文革”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列宁曾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有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D.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为解决国内战争结束后出现的政治经济危机,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一政策属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列宁在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时说:“重要的是,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道路已经指明。”列宁所说的“道路已经指明”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C.农业集体化的全面推进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订和实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和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1932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表明斯大林
A.初步建立起计划经济体制
B.尝试以市场调节发展经济
C.摒弃意识形态差异谋发展
D.抓住机遇推进国家工业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