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81

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苏联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改革,其根本原因是  

发布时间:2021-08-17

A.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要求

B.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C.苏共“二十大”的推动

D.外国势力的影响

试卷相关题目

  • 1对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这种体制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

    B.这种体制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的

    C.这种体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是不可少的

    D.苏联二三十年代取得的巨大成就与之分不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五年计划给西方国家留下的印象似乎不像给发展中国家留下的印象那么深,……按照西方的标准,苏联公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引自《全球通史》)西方国家作出这一评价,主要是因为苏联的五年计划  

    A.没能促进经济发展

    B.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C.强调国家积累而忽视民生改善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强制劳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制度改革

    D.福利制度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国1978年底以后的经济改革获得了成功,而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最终都没有成功,其主要原因是

    A.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

    B.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C.缺乏正确的改革理论和政策指导

    D.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普京在评价斯大林时认为:“从1924至1953年国家有了根本变化: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诚然,农民没有了,而我们大家都清楚记得有农业问题,特别是在最后阶段,排着长队购买食物等等。在这一领域所发生的一切,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不过工业化确实实现了。”请问“对农村没有起任何积极的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C.苏联农业设备和经营方式落后

    D.苏联农业发展的起点比较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毛泽东对苏联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曾作过生动的评价: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米吃。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里批判的主要是

    A.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

    B.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领导人曾在一次演讲时强调:“已经是布尔什维克自己成为专家的时候了……技术决定一切。”这主要是着眼于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发展农业集体经济

    D.进行工业化建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斯大林执政时期,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的经济发展方针是

    A.优先发展农业

    B.优先发展轻工业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优先发展商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亚·尼·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材料揭示了斯大林模式

    A.有利于工业化迅速完成

    B.违背了人文主义精神

    C.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D.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