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制定的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确定了“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方针和今后科技发展的主要目标。此规划制定的背景有 ①三大改造的进行 ②一五计划的完成 ③国民经济的恢复 ④导弹氢弹研制成功
发布时间:2021-08-16
A.①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
试卷相关题目
- 1民国小学教材《新国文》记载:“清光绪三十一年,我国始入红十字会。革命军起,会员赴战地疗治伤病,踊跃从事。而女子之躬往执役者亦数十人。其后战事蔓延,刀光炮火之下,无不有红十字旗飞扬其间。此我国有战争以来,所最足纪念者也。”这反映出民国初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教材编撰者倡导人道主义
C.公民教育成就显著
D.教材编撰者关注国内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二十四史中,元代之前每部正史收录的妇女最多不过60人,元代开始数量大幅增加,《元史》收入了1 87人,《明史》则收入了308人,而且基本上都是“贞、孝、节、烈”的典型。这反映了
A.官方史学受理学影响
B.妇女地位较大改善
C.主流文化思想发生质变
D.蒙古政权迅速汉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民国初,“听差的、堂役、老妈子、丫头”等一律改称“服务员”;“邮差”改称“邮递员”; “苦力、脚行”改称“搬运工”;“老爷”改称“先生”;“拘票”改称“逮捕证”……上述称谓的改变反映了
A.外来名词渗入中国文化
B.国人赶时髦
C.民主共和的理想实现
D.人人平等的理念在改变社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从中可以获悉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5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产业革命精神”主要追求
A.实现民主政治
B.民族独立富强
C.工业化的实现
D.发展资本主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中国的地学,从《尚书·禹贡》、《山海经》开始,到《汉书·地理志》,逐渐形成了着重于记载山川、道路、关塞、水利、土质、物产、贡赋,特别是政治区划变置的传统。这可以佐证
A.传统地学的政治性
B.古代科技的实用性
C.史地不分的综合性
D.小农社会的狭隘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王阳明《传习录》载,“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爱物,即仁人爱物便是一物。”这一主张
A.否定“存天理,去人欲”
B.科学指明了心与物的关系
C.体现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D.注重人的意识的重要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社会风尚打上时代烙印。以下社会风尚属于新中国初期的是 ①最可爱的人 ②勤俭建国、勤俭持家 ③争看港、台电视连续剧 ④阅读苏联小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清史专家黄爱平指出:“ 明末清初,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传统学术发展演变的重要转折阶段……在天地翻覆的磨难中,中国传统学术(儒家思想)完成了由宋明时期的思辨哲学向清代传统经学的转变”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政治环境的变化影响学术思想的发展
B.明清儒家力图恢复先秦的儒家学说
C.明清儒学比较全面地指出理学的弊端
D.清代传统经学有利于近代民主思想产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