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321

“对教学情境和过程的安排,并不预先显示出他已经知道答案,而是带着许多问题去探讨。当学习者得到一个暂时答案时,他就进一步提出问题去检验其正确性。……他似乎总是在思考自己的方法,总是不断地从学生的角度审视教学方法。”这里所描述的是

发布时间:2021-08-16

A.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B.程朱理学倡导的“格物致知”

C.苏格拉底“助产术”式的教育

D.康德的理性批判哲学

试卷相关题目

  • 1史学家认为:“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下列史实,不属于“古代西方政治文明杰出成就”的是(  )

    A.良好社会的制度规范

    B.公民生活的自由保障

    C.国家安全的空间提供

    D.公平公正的原则基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电视剧《闯关东》在多家电视台热播,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法国总统戴高乐说:“欧洲应该有一个共同的防御体系,必须由法国来为这个体系规定计划和指定指挥官。”为此,戴高乐在20世纪60年代曾两次否决了英国提出加入欧共体的申请。其主要的原因是

    A.维护法国的领导地位

    B.法英两国地位差距大

    C.两国的经济互补性差

    D.危及欧共体的独立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表为某一时期北京市建设成就统计资料(单位:亿元)。从中得出的正确认识有 项目1949年1957年社会总产值3.835.7国民收入1.914.3工业总产值1.719.1农业总产值2.15.0社会商品零售额2.817.1①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②体现了一五计划的成就 ③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④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量城镇人口重新返回农村,净减少城市人口3788万,出现了建国以来第一次“逆城市化”。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D.工业建设以农业发展为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63年8月,苏美英三国在莫斯科签订部分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后的一天,法国总统戴高乐与前总理富尔一起商讨中国问题。次年1月27日,中法正式发表建交公报。下列对中法建交的背景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一边倒”政策增强了中国实力

    B.中国在联合国内发挥了重大作用

    C.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

    D.世界范围核战争的危险已经消除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古代希腊或者中世纪的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布罗代尔意在强调

    A.一切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

    B.应以现实的立场解读历史

    C.以整体视角探究过去的历史

    D.从文明价值角度解读历史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某人征婚广告称:“(一)女子须不缠足者;(二)须知字者;(三)男子不娶妾;(四)男死后,女可再嫁;(五)夫妇如不相如,可离婚。”据所学知识可判断此则广告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史记?田齐世家》云:“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驺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之士复盛。”这说明当时“士阶层”的主要作用是

    A.宣传了本学派政治主张

    B.扩大了本学派的社会影响

    C.改变了社会的统治基础

    D.提升了诸侯国实力和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同学要写一篇关于历史人物评价的小论文,他所搜集的资料中有下列关键词句:“心灵的转向”、“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知识的对象是善”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塔哥拉

    D.亚里士多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