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081

《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中指出: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 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十小农经济十君主官僚体制十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推动这次文明转型的因素主要是

发布时间:2021-08-16

A.新工具新技术的发展

B.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试卷相关题目

  • 1位于河北唐山的启新洋灰公司是旧中国最大的民营水泥企业。1934年前最高产值曾达到27万吨,此后产量显著下降。1947年仅到16万吨。1934年后该公司经营每况愈下原因有 ①公司自身产品竞争力差  ②官僚资本的侵夺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     ④残酷的战争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列由国家牵头制定的“计划”中,与我国发展高科技直接相关的是

    A.“863”计划和“星火计划”

    B.“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C.“希望工程”计划

    D.“211工程”计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写到:“盖(孝文)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此话属于

    A.历史事实

    B.一手史料

    C.史料解释

    D.历史评价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

    B.标志着现代化的形成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的舆论准备

    D.确保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近代江苏某书记载:“迩来我国服用人造丝织品者亦渐增多,纺制人造丝之厂固所鲜见,即织人造丝布者亦寥寥无几。致人造丝织品进口数量逐步增加,其速度殊可惊骇。”从实质上反映了

    A.外国商品具有竞争优势

    B.中国成为外国原料产地商品市场

    C.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D.中国百姓收入提高,生活富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善若水”的理念。下列与“上善若水”观点最一致的是

    A.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

    B.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C.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D.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历史知识理论》一书的序言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指出了历史的过去性特点

    B.历史研究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C.强调了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D.强调了历史事件的横向联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1952.12.22)纲要的指示》记载: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要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A.重工业畸形发展

    B.左倾错误日益滋长

    C.借鉴苏联模式

    D.形成计划经济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伯恩斯在其撰写的《世界文明史》中说:“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在古代世界这三个相隔遥远的地区发生上述情况的相似背景是

    A.社会变革剧烈

    B.封建制度确立

    C.人文主义盛行

    D.农民起义爆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图反映出

    A.中国经济中心的转移趋势

    B.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C.中共八大经济建设方针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D.政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影响经济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