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现代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951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猛增。这一现象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发布时间:2021-08-15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B.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C.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逐渐掌握对外贸易的主动权

试卷相关题目

  • 1《人民日报》曾经有这样的报道:“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福建海星社创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记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此报道相关的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战国商鞅变法确立土地私有制     ②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③魏晋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技术    ④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 ⑤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下列现象最能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是 ( )

    A.农民丧失土地的现象严重

    B.洋纱、洋布畅销,手工棉纺织业衰败

    C.五口通商后关税大幅降低

    D.洋务派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06年6月,温家宝总理访问埃及时曾说,非洲人民对中国有“德”。我们中国人讲究“人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有“德”主要是指:

    A.援助中国的抗日战争

    B.支援中国的“一五”计划建设

    C.与中国共同奉行不结盟政策

    D.支持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民国初期,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导致“短暂”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对民族工业扶植不利

    B.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

    C.封建自然经济的束缚

    D.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图所示是1920年的一则报纸广告, 文中有“敬告全国同胞乐用人人必需之国货”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洋务运动兴起

    B.实业救国热潮

    C.工人阶级诞生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小明的曾祖父在解放前是个资本家,他经常给小明讲解放前的创业经历,下列经历可能的是①甲午战争前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有所改善,创办一家棉纺织企业,发展情况较好  ②一战期间,发展势头强劲  ③20世纪20年代初,遇到很大困难,经营艰难④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十年内发展比较顺利   ⑤抗战胜利后,经营条件明显好转  (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遭迫害致死,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人是

    A.彭德怀

    B.吴晗

    C.彭真

    D.刘少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哪个地区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

    B.香港

    C.澳门

    D.香港和澳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