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向右拉力F的作用下,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如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 ( )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m+M)g
C.当(m+M)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试卷相关题目
- 1一辆小车在水平面上向左匀速行使, OB绳水平,如图,当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小球o相对小车仍然静止在原处,则( )
A.绳Ao的拉力增大,绳Bo的拉力减小
B.绳Ao的拉力不变,绳Bo的拉力减小
C.绳Ao的拉力不变,绳Bo的拉力增大
D.绳Ao的拉力增大,绳Bo的拉力不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用改变砂的质量的办法来改变对小车的作用力 F.用打点计时器测出小车的加速度 a,得出若干组 F和 a的数据,然后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 a- F图线,发现图线的上段略显弯曲,其原因是 ( )
A.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太大
B.砂和小桶的总质量太小
C.木板没有垫起适当的倾角
D.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垫起的倾角太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从某一时刻起用水平恒力F推物体,则在该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 ( )
A.立即产生加速度,但速度仍然为零
B.立即同时产生加速度和速度
C.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D.立即产生速度,但加速度仍然为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推力,在刚开始受力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为零
B.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C.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下列几个实例中应用到这一思想方法的是 (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时,用有质量的点来代替物体,即质点
B.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某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用这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C.为计算弹簧弹力做的功,把拉伸弹簧的过程分为很多小段,拉力在每小段可以认为是恒力,用各小段做功的代数和代表弹力在整个过程中做的功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蹦极”就是跳跃者把一端固定的长弹性绳绑在踝关节等处,从几十米高处跳下的一种极限运动.某人做蹦极运动,所受绳子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 t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将蹦极过程近似为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据图可知,此人在蹦极过程中受到的重力约为 ( )
A.
B.
C.
D.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1年高考天津卷)如图3-3-17所示, A、 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 B受到的摩擦力( ) 图3-3-17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推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作用一段时间后,将水平力逐渐减小为零,则在水平推力逐渐减小的过程中 ( )
A.速度逐渐减小,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B.速度逐渐增大,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的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lkg的物体,它的左端与一劲度系数为800N/m的轻弹簧相连,右端连接一细线.物体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7°角,此时物体与水平面刚好接触但无作用力,弹簧处于水平状态,如图所示,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 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B.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15N
C.当剪断细线的瞬间,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D.当剪断弹簧的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7.5m/s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如图,
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曲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个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θ ②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③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下,大小为2gsinθ ④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A.①
B.②③
C.③④
D.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