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881

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依据应是

发布时间:2021-07-29

A.北洋海军的参战

B.战争由朝鲜引发

C.日本是亚洲第一个近代化国家

D.《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图是“台湾民主国” 的国玺,该政权在台湾仅存在了150天。其时,台湾军民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任总统、刘永福任大将军,另设议会,年号“永清”,永戴圣清之意。导致这一事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太平天国的建立

    B.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日《马关条约》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其内容上的不同之处是

    A.赔款

    B.割地

    C.开通商口岸

    D.开设工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

    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

    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么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世纪末一份传单写道:“海禁大开以来,泰西传教通商,凡我二十一省,…不应侮弄祠堂,不应袒护教民,不应动摇边疆。…予实义愤所迫,委身以报君王。”传单反映了

    A.反对帝国主义对华的经济侵略

    B.“扶清灭洋”的基本思想

    C.“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局限性

    D.民众思想保守有仇洋偏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对欧洲人的仇恨如同烈火一般蔓延到全中国。……一场针对外国势力的仇恨和恶作剧,以一种古老的形式爆发出来。“(H-G,韦尔斯《世界史纲》)这段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天京事变

    D.黄海大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义和团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以下不属于这一时期社会转型表现的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马列主义的传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士绅和近代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群体中最有影响、最有活力的群体。他们的向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统治秩序的安危。可以说,辛亥革命就是知识分子包括士绅叛离和反对清王朝的一场政治运动。”(沈渭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下列事件中地当时知识分子的“活力”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