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751

“鄂师既举,各省尚多迟回观望”,沪苏志士“冒诸险艰,创义于沪上。尔时大江震动,纷纷返正……其后金陵负固,各省义师,云集环攻,此其于民国之功,固已伟矣。”孙中山这番言论有感于

发布时间:2021-07-29

A.沪苏志士推动了湖北军政府的成立与清政府的瓦解

B.沪苏志士为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创造了有利形势

C.袁世凯的反革命威压而妥协退让

D.烦地反封国民大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图是《真相画报》刊登的1913年3月20日在上海火车站刺杀宋教仁有关人犯(图中为袁世凯;左上为赵秉钧,袁氏政府总理),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袁世凯争夺大总统一职

    B.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孙中山争夺大总统一职

    C.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赵秉钧争夺国务总理一职

    D.被刺杀主要是因为与孙中山争夺国务总理一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被民族主义和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而动员起来的新老社会利益集团,在高度一体化的政治体制中缺乏表达自身利益要求的合法性渠道,也难以找到可靠固定的集团代言人,于是就发生了间歇性的‘参与爆炸’。"按照这种观点,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具有“参与爆炸”意义的历史事件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

    A.中华民国

    B.太平天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

    D.南京汪伪政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三位安徽籍英烈简表:姓名生卒家庭背景事迹宋玉琳1879-1911怀远城关人,家庭富裕,怀远“宫宋杨林”四大家族之宋氏族人。早年参加反清革命组织“岳王会”,后加入同盟会;就读于安庆巡警学堂期间参加浙皖起义失败,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程良1883-1911怀远城关人,家境贫寒,其父以瓦工为业。19岁肄业于安庆陆军小学,参加安庆新军马炮营起义失败后至广州参加黄花岗起义。弹尽被捕,英勇就义。石德宽1885-1911寿县南乡集人,家境一般。同盟会员,曾留学日本。参加过多次武装起义,后随黄兴参加黄花岗起义,壮烈牺牲。分析上表,就其史料价值而言,无法佐证的是

    A.社会上层青年为资产阶级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B.革命者都受过良好的近代教育

    C.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为部分知识青年所接受

    D.二十世纪初安徽近代教育有一定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让他“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孙中山在《同盟会宣言》中说:“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这段材料说明平民革命

    A.是“家天下”式的旧式革命

    B.是反满复汉的狭隘民族革命

    C.是实现君主立宪的平民革命

    D.是变革专制制度的国民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  )

    A.都是与封建专制斗争的结果

    B.都使本国走上了独立发展道路

    C.都是近代工业革命的产物

    D.都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领导和参与辛亥革命的力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作为原来的统治者的士绅阶层,第二是以反对满族统治为宗旨的汉族民族主义者,第三是以推行现代民主共和为己任的革命者。相对而言,第三部分即立志推进民主共和的力量是最弱的。但组建新政权的任务却恰恰落在了这最弱的一部分力量的肩上。”之所以如此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后实现了主要政治力量的大联合

    B.反对专制实行共和成为辛亥革命的旗帜

    C.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

    D.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压倒了反满的民族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校高一年级在学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后,有五位同学表达了各自对这场革命的看法。其中哪些同学的观点符合辛亥革命的实际情况 甲:辛亥革命后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国家的主人 乙: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丙: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 丁: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戊: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A.乙丙丁戊

    B.甲乙丙戊

    C.甲乙丙丁

    D.甲乙丁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