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近代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371

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含义是指

发布时间:2021-07-26

A.主张民主制度

B.倡导学习西方

C.反对尊孔复古

D.坚持反封建

试卷相关题目

  • 1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梦寐,由此他主张

    A.求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有人说孔子的作品“从未为中国人内心提供一个对抗世俗权力的价值体系,提供的是一切围绕权力转。儒学如果是宗教的话,便是伪宗教;如果是信仰的话,便是伪信仰;如果是哲学的话,则是官场化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学对中国人是有罪的”。这种言论最早可能出现在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对下图所反映的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B.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

    C.马克思主义开始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

    D.十月革命对整个新文化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的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国人一度对借巴黎和会获得世界强国地位充满信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官的退让引发了国人情绪变化

    C.马列主义思想给国人带来了重组世界新秩序的希望

    D.马列主义成为了国人追求民族独立富强的指导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开展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文中的现象,主要的国内因素是

    A.巴黎和会极大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B.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觉醒

    C.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D.新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了中国的革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历史学家陈旭麓说:“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开始于‘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先进的中国人通过第二次反思得出的启示是     

    A.只引进西方技术不能使中国实现富强

    B.要用暴力革命方式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C.要从根本上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D.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近代中国,改名成为一种时尚,如胡适(1891---1962年)原学名胡洪骍,他在上海因听人讲解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原理,而改名为胡适;诗人柳亚子(1887——1958年),号安如,因仰慕法国思想家卢梭,改字人权,号亚卢,意为亚洲之卢梭,后觉不够谦逊,改为亚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出:

    A.达尔文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B.改名已趋向政治化

    C.追求民主与进步成为时代主题

    D.新文化运动与群众运动有机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当代学者余英时在评述民国时期某一运动时说:“中国人(至少是知识分子)逐渐建立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观念,即以为中国文化传统是现代化的主要障碍;现代化即是西化,而必须以彻底摧毁中国文化传统为其前提。”这段材料所反映的运动,其特点不包括

    A.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作用突出

    B.把中国近代反儒学运动发展到新阶段

    C.其现代化旗帜即“民主”与“科学”

    D.对西方文化有了彻底而全面的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言行与人物的搭配,不对应的是:

    A.应战胜恶社会,而不被恶社会所征服——陈独秀

    B.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种之最高学府——蔡元培

    C.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鲁迅

    D.首先提倡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李大钊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从1916年起中国开始了一场关于中西文化问题的论战。首先发表文章抨击新文化运动的是 

    A.杜亚泉

    B.章士钊

    C.梁启超

    D.梁漱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