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这表明他主张学习西方的
发布时间:2021-07-24
A.器物层面
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实践层面
试卷相关题目
- 1“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05年,一本书给安徽少年胡红骍以强烈的震撼。“这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多少年轻人的心与血。”受此影响,他改名胡适,字适之。这可以说明( )
A.“中体西用”思想兴起
B.天演法则产生巨大影响
C.进化论成为革命旗帜
D.传统思想的权威被打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谭嗣同认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中,唯有朋友一伦对人无弊而有利,因为它自由而平等,于是他主张将其它四对关系都变成民主、平等的关系。他还认为“西人商于中国,以其货物仁我,亦欲购我之货物以仁彼也。”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谭嗣同
A.没有跳出传统儒家思想的圈子
B.思想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一致
C.以资产阶级学说改造传统思想
D.具有托古改制消极保守的一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
A.君主
B.民权
C.西学
D.科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严复的这段话,反映出他关注自由主要是基于
A.救亡图存
B.实现民主
C.发展经济
D.解放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谭嗣同在《仁学》中说:“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注:伪善)也。唯大盗利用乡愿,唯乡愿工媚于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这反映出谭嗣同 ①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②反对封建伦理纲常 ③彻底地否定传统文化 ④主张实行君主立宪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
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金耀基在《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之构建"一文中说:“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又进一层”表现为
A.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B.猛烈抨击儒家道德
C.主张变革政治制度
D.积极发动反清斗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后的几年中,西方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省略掉的“……”应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