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某田令规定:“丁男、中男给一顷,……寡妻妾三十亩。若为户者加二十亩。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发布时间:2021-07-13
A.政府按性别、年龄把土地分给农民
B.国家不再收回其中百分之二十的世田
C.法令意在缓和古代土地兼并现象
D.该法令造成了地权与劳动者分离
试卷相关题目
- 1公元619年,唐政府颁布法令,规定百姓年满五十者,皆免课役。唐朝均田制规定,老男、残疾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表明唐朝前期
A.开始实施均田制
B.免除百姓的徭役
C.建立了一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D.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苏洵在《田制》中指出:“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富民)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租佃式经营
B.雇工式经营
C.田庄式经营
D.自耕农式经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叶茵《田父吟》诗说:“未晓催车水满沟,男儿鬼面妇蓬头,但求一熟偿逋债,留得糠粞便不忧。”该诗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开垦荒地逐渐增多
C.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D.租税沉重,农民生活困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我国历代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
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清代有学者在其著作中说:“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言百年之内,兴废无常,必有转售其田至三家也。今则不然,……十年之间,已易数主。”这种现象反映出
A.租佃经营的盛行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杰里·本特利的《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铁刀和铁耙在乡村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突出表明
A.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
B.水利事业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增加
C.土地私有制度开始出现
D.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
这反映了当时
A.开始使用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C.曲辕犁的推广
D.小农自给自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
A.农民生活艰辛
B.土地兼并严重
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
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读图所示,这一被称作“龙骨车”的工具主要用于
A.灌溉
B.播种
C.耕作
D.冶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国语?晋语》中记载,晋国范中行氏的子孙,因避祸逃亡出国,“将耕于齐”,自耕而食。有人就大加指责,说不该将祭祀的牲畜用来耕地。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春秋时期牛耕已经出现
B.晋国农业生产技术比齐国先进
C.传统的保守思想是先进技术传播的阻碍
D.牛耕技术还不普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