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蚨”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这说明魏晋时期
发布时间:2021-07-12
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
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
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
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
试卷相关题目
- 1国家发改委、国家物价局等多次发布条文,要求商品销售要实行明码标价。这一行为在我国最早可以追溯到 (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明清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清初诗人屈大均有诗:“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诗说明清初 ①官府垄断对外贸易 ②丝织品是主要出口商品 ③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④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草市是相对于官市而言的,《唐会要》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鼍市。”据此可知( )
A.在唐朝草市是不合法的集市
B.唐朝的集市以官方为主
C.政府对商业控制的减弱
D.唐朝开放了市场的管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秦王朝经济生活的史料有限,后人回顾秦制,多持全面否定的态度。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简书10种,其中多有可以补充史料记载的珍贵资料,使史学界对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若干具体情形得到了一些新的认识。材料说明
A.人们对历史的认识只能是相对的
B.历史实践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途径
C.文字史料必须与实物史料相印证
D.多重史料印证可以还原历史真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南宋时徽州人均耕地15亩,元代降至4亩,明万历时2.2亩,清康熙时1.5亩。然而当地很多村落却在人均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明清时期走向了鼎盛。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耕作方式改进,土地利用率提高
B.商品经济发展,地域性商帮兴盛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徽州村落得到开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美国学者施坚雅对中国古代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从8世纪后半期至南宋时期,发生了“中世纪城市革命”。下面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官市组织衰落,终至瓦解
B.坊市分隔制度消灭,可在城内或四郊各处进行买卖交易
C.出现具有重要经济职能的大批集镇
D.商帮捐资,建设会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
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登州(今蓬莱)“东扼岛夷,北控辽左,南通吴会,西翼燕云”,唐代空前繁荣,呈现出“丝竹笙歌,商贾云集”的景象,经由高丽、渤海道至登州,登陆往长安的朝贡者络绎不绝。材料反映了登州在唐代成为北方航运中心的原因有 ①军事重镇 ②经济繁荣 ③政治中心 ④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宋之所以得行者,每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一缗等于一千文钱)……盖民间欲得钞,则以钱入库;欲得钱,则以钞入库……故钞之在手,与见钱无异。”材料反映了宋朝
A.实现货币统一
B.已经发行纸币
C.出现货币买卖
D.商品经济发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明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坊须数十人,间日而作。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由此不能得出( )
A.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农产品商品化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