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一国两制”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其哲学依据是()
发布时间:2021-05-17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两点论
D.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试卷相关题目
-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主要说明( )
A.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事物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D.内因比外因更重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与漫画《临阵磨枪》反映的哲理相符的是
A.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B.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C.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前些年,某地不少农民因龙柏行情看好而大种龙柏,又防龙柏被偷而驯养狼犬,结果龙柏生产量过剩,原来卖2元钱一棵的龙柏,后来5分钱也没人要。许多农户只好拔掉龙柏,杀掉狼犬。这种“龙柏烧狗肉”的事例没有说明()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和解决问题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
B.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三国演义》中,孔明出师之前向留守荆州的关羽明确分析了时势,要“南和东吴,北拒曹操”,而关羽却“南打东吴,北拒曹操”,最终“大意”失荆州。从哲学上看,关羽()
A.没有分清主次矛盾
B.没有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
C.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D.失荆州具有偶然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草原西端的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20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而今,这里的牲畜超载至少50%,辽阔的草原成了满目赤野、草色难觅之地。为生活所迫的牧民,向自然进行了近乎毁灭性的索取。20年前还是水草丰美的地方,由于为生活所迫的牧民向自然近乎毁灭性的索取,变成了满目赤野、草色难觅之地。由此可见(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规律是客观的,违背客观规律就要受到惩罚 ③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不可分割的 ④人们的意识总是来源于物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灾后求援和重建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为此,2008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对抗灾救灾先进典型给予表彰,主要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C.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D.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有人认为,加入WTO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对我国而言,加入WTO有利有弊,但总的来看,利大于弊。这表明( ) ①客观决定主观,经济决定政治 ②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任何事物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权威人士指出,中国作为美国“债主”,拥有巨额美元储备,在面对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的问题时,会陷入了“两难”:如果抛售美元资产,美元就会急剧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就会大量缩水;如果不抛美元资产,美元会缓慢贬值,中国会缓慢赔钱。权威人士的观点说明
A.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B.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与支流
D.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