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一直在西安,故宫一直在北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 ①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②否认物决定意识 ③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④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发布时间:2021-05-13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万有引力规律使得物体在脱离支撑以后会普遍下落,但人可以造出各种飞行器向上运动。这说明
A.人们能自觉地创造条件,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方式
B.人们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或创造规律
C.改造规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
D.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受旱严重。为了缓解旱情,受旱省市纷纷采取人工降雨,收到良好效果。人工降雨是利用云层中的水汽,人工制造成雨条件,形成降雨。这一材料说明
A.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B.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为人类造福
C.人们可以创造规律和条件,改造大自然
D.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揠苗助长”这个成语的哲学寓意是 ①事物的运动是有条件的 ②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③事物运动自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④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惩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的物种。这说明
A.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B.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C.人们在规律面前可以为所欲为
D.规律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结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国家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这首诗蕴涵哲理是
A.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B.要承认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要注重事物间的外部联系
D.要有发展的眼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安徽小岗村18家农户在1978年决定分田到户,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小岗村不断探索致富之路。2010年8月,该村决定重新走上合作经济的道路,规划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红色旅游、着力办好工业园”的发展战略,迈进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多年来,小岗村在致富路上苦苦探索,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特点的脱贫致富之路。这说明: ①奔向富裕的道路尽管曲折但总是有规律可循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不断创造财富经验和规律 ③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升人们对致富规律的认识 ④致富道路因时因地而变,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的这一诗句从哲学上说明
A.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B.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C.运动是有规律的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宋人有看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疾也!余助苗长也!’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也。”此典故的哲学寓意是
A.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事物的运动是永恒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的观点主张
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