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57)1

作家的文学创作往往体现“三分文学,七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则。下列对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5-12

A.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B.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试卷相关题目

  • 1一般来说,狭窄的房间,若使用明亮的冷调装饰,就会让人从心理上感到空间变得宽敞。这表明  

    A.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

    B.空间大小因心理感觉而变化

    C.人的心理感觉受环境的影响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2012年2月29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PM2.5写入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D.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南宋词人蒋捷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秋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鬂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该词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②规律具有客观性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④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9日出席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他举行的欢迎宴会。奥巴马引用中国谚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祝福两国,放眼未来。下列名言与该谚语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③“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④“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①真理与谬误总是相互转化的 ②社会科学规定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向 ③艺术想象可以启迪科学思维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人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社会实际情况,设计和制造的机器人以它的灵敏性和更好的环境适应性深受人们的青睐。它可以帮助人们做家务,可以独立操作生产程序,还可以深入险地排除工程故障,甚至可以做一些人不能做的事情。这些事实说明 ①机器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替代人进行某些活动②电脑思维将超越人脑思维③电脑具有意识④电脑能模拟人脑的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善待自然,正逐渐成为中国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这是因为    

    A.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D.精神的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激情是吹动船帆的风,没有风船就不能行驶;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没有动力工作就难有起色。高昂的激情来自崇高的理想,来自强烈的责任感,来自自强不息的精神状态。这说明      

    A.人的意识受客观因素制约

    B.意识的能动性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只要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人们的行动就一定能够成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巴甫洛夫说:“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人们如果不凭借事实,就永远也不能飞腾起来。这主要说明

    A.物质离不开意识

    B.意识依赖于物质

    C.意识是人脑的反映

    D.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①最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②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