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生活与哲学/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26)1

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    ) ①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事物 ②在历史观中,肯定了社会意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③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 ④在社会发展中,肯定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发布时间:2021-05-1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雨果说:"动物是生存,而人则是生活。"对这一论断分析正确的是() (1)生存是动物本能的欲求  (2)动物的生存是自然界中被动展开实现的 (3)生活是人的自然属性在客观世界中的表现 (4)人的生活是在社会环境中即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展开并实现的

    A.(1)(2)(3)(4)

    B.(1)(2)(4)

    C.(1)(2)(3)

    D.(2)(3)(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认识发展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由实践到感性认识,再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B.由实践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上升到真理

    C.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

    D.由认识到实践,再由实践到认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号称中国股市散户第一人的杨百万说,股市是没有围墙的社会财经大学,只有留级和重读,永远没有毕业生。这告诉我们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认识具有无限性、反复性

    C.有些事情是人们不能认识的

    D.真理是客观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09年中央电视台播放的《潜伏》在题材选择上坚持“三贴近”原则,较好地处理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观看的人无不感到心灵的震撼。上述材料说明,文化创造的源泉是

    A.历史传说

    B.社会实践

    C.文化创作者的灵感与想象

    D.民族文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B.二手史料往往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

    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

    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我国最著名的两大江河——长江和黄河的真正源头到底在哪里?2009年7月14日,《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这一考察成果对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提出了新说,新确定的长江源头为当曲、黄河源头为卡日曲。《三江源头科学考察成果》对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地理位置提出了新说,重新确定了新的源头,这说明: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几年前,一则关于消费观的故事在中国传为佳话:一位美国老太和一位中国老太在天堂里见面,美国老太说,就快把房贷款还完了,中国老太说,就快把盖新房的钱攒齐了。如今,这个故事有了新的结局:美国老太赶上了次贷危机,没钱还贷款,房子被银行收回了。中国老太则庆幸没有贷款盖房,否则也成负资产了。这体现了

    A.世界是瞬息万变的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广东省委省政府2009年4月公布的《关于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决定》中 有这样三句口号:“先干不评论,先试不议论,时间作结论”。这是强调(   )

    A.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在改革发展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这与全球气候变暖是有直接关系的。这警示我们(  )

    A.必须自觉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B.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C.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绝对服从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D.坚持发挥正确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列观点与“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所体现的认识论观点相同的是 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④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