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经济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着推动作用②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③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发布时间:2021-05-10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试卷相关题目
- 1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解决。这反映了
A.实践是人们获取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B.获取正确的认识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下列与之所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选项是
A.“我们的事业,需要的是手,而不是嘴”
B.“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C.“不能用经济学知识去帮助穷人消除贫困是经济学家的耻辱”
D.“实践高于认识,因为不仅具有普遍性的性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古拉帕努伊人曾在复活节岛上创造过辉煌和文明,但这种辉煌是建立在森林砍伐、土地滥用、过度渔猎基础上的。欲壑难填最终导致环境承载力的丧失。15世纪后,岛上的大棕榈树灭绝了,森林的消失导致水土流失,文明走向了终结。它给我们地球上的人类发出的警示是 ①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②生态失衡已成为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不可逆转的趋势③自然地理环境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决定力量 ④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当今世界石油资源日益紧缺,寻找其他可再生资源代替石油已是大势所趋。南京工业大学两位在读的博士生李恒和孙鹏经过无数次试验,最终在秸秆、薯于、甘蔗等价格低廉的植物中找到了石油的替代品。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真理向谬误转化的原因,主要在于该真理 ①超出了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只为少数人所坚持 ③背离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在实践中一时未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自从20世纪80年代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一门以0.1纳米至100纳米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科学,这就是纳米技术。目前它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信息通讯等领域,一个新的时代——纳米时代已经到来。这说明 ①随着实践的发展,人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和扩展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新的物质手段④科学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促进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A.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揭示了新药的发现很可能始于偶然,而孕育于必然的规律。从青蒿素的发现到验证其临床应用的转化,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个普遍认同的哲理――医学研究的灵感源于临床医疗。材料主要说明
A.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B.发现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相互转化是必然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
D.实践是人类合理利用自然和应对环境的适应性活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万剑而后识器”。下面各项与这句话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衣带渐宽终不,为伊消得人憔悴
B.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日事人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