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治疗中,医生会凭经验开药方,在某些方面,这些经验可能不一定非常准确,但都是建立在试验和统计的基础上的;并会根据病人的反馈进行调整,没有用的药或者副作用大的药会被取消,或者被减量。这种治疗方法,说明 ①质变是量变的前提和基础②经验都是实践的产物③经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④认识需要得到检验和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08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日益凸显,各国都在寻求应对之策。我国科学家研究了气候变暖条件下热量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1981年以来,我国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粮食作物种植界限明显北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前者粮食产量平均可增加54%~106%,后者可增加27%~58%。该研究为我国合理调整农作物区域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从一个侧面表明科学认识 ①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化害为利②具有能动创造性,能够推测未来,创造理想世界③能够揭示事物演化规律,指导实践活动,推动社会发展④基于实践活动,体现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和目的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2010年11月28日召开的第一届基层党建创新论坛强调,要把基层党建创新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去,目的是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发展。这体现的认识论道理是
A.发挥科学认识对实践的特殊决定作用
B.实践与认识是彼此孤立,毫无关系的
C.科学认识是检验实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D.科学认识能够有效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水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农村生活变殷实带动了中国农村春联内容的变迁,以一些“俗气”词汇传达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春联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洋溢着对家庭和谐和社会发展的良好祝愿的春联。如“惠农政策好处多,家庭和谐幸福长”等,道出了广大农民感谢国家惠农政策的心声。农村春联的变迁充分说明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发展动力②认识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③人的认识要回到实践中进行完善和修正④实践是认识的归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葡萄树根深深扎进土壤中吸取土壤的水分和矿物质,再将它们输送至葡萄果实中。若把果实制成红酒,其成分自然带有这些矿物质。每个葡萄园中的土壤都有自己独特的土壤结构和矿物成分,它们都能在酒味中表现出来,有些品酒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酒的产地在哪里。这是因为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使一物区别于他物②事物的性质不会因为人的认识而改变③人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和发展④自在事物的联系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今天,“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理念,不仅激励人们在体能上刻苦训练以追求超越,更激励人们通过体育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来实现这种超越。体育科技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对自身能力认识的发展,推动世界纪录不断被刷新,这表明
A.认识的不断发展推动着实践的不断发展
B.认识具有自我超越的内在力量,并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C.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D.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生态文明”就是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在充分认识到资源对社会发展的瓶颈性约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以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成果。这一过程说明 ①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②原有的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④认识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中国珠峰高程复测行动于2005年3月15日正式开始,经过登顶采集数据、数据分析处理,最终得出珠峰精确高度为8844.43米。与1975年相比,降低了3.7米。上述材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C.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随着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人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收获”,这一论断是在强调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