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内,若直线a⊥c,直线b⊥c,则a∥b;在空间中,若直线a⊥c,直线b⊥c,则直线a与直线b不一定平行。这说明
发布时间:2021-05-08
A.人们难以完全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试卷相关题目
- 1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这表明 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③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④正确认识有时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①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②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③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相关专家说:“按照目前国内水平,我国对地震的中期预报,也就是几个月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准确率是20%,短临地震预报,即三五天内可能发生的地震,则准确率不到10%。”这表明
A.有些事物人们是无法认识的
B.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C.事物的复杂程度决定着人们的认识程度
D.认识事物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0年12月0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了2011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这是2008年11月中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货币政策,首次回归”。这一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④同一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其矛盾的特点是不同的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毛泽东同志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句名言的寓意是强调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10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五日)晚上出现了月食天象,北京天文馆对此做出了准确预测。文专家介绍,月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十五日,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的初一,这与太阳、地球和月亮三者之间的运动有关。月食的发生原因表明
A.事物的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
B.事物的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统一的
C.世界是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如今,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许多人在出门之前都要听听当天的紫外线指数、感冒指数、穿衣指数、洗车指数等,这些指数
A.是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
B.是人们与客观事物之间的主观联系
C.可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指导实践
D.是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0年夏季以来,我国多省遭遇洪涝灾害,面对洪灾,必须树立战胜困难的昂扬斗志,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沉着冷静地面对挑战,坚韧不拔地克服困难。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形势,就必须做到 ①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物质与意识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原则④以实事求是的科学理论作为救灾工作的出发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从l840年鸦片战争至今,围绕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封建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反复经受检验。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说明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
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C.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