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
发布时间:2021-05-08
A.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个人是不可能把握事物本质的
B.克服自身经验的局限,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事物
C.只有从他人评价出发,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D.只有全面地分析问题,才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试卷相关题目
- 1手机作为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国内外中学却明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棠湖中学《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从2012年4月4日起正式实施,严禁所有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这说明了
A.人们难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以前,人们往往认为一切生物的生长都依赖阳光。现在科学家发现,在水深超过4000米的可见光不能到达的海底,在高温、高压、剧毒、缺氧的环境里,仍然存在大量海底热液生物,它们靠海底热液带出的能量进行化合作用合成有机质而生产。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对真理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循环过程 ②真理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 ④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首次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总则,突出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这一修改 ①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③体现了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④遵循了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从上世纪90 年代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十七大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国强民更富”。党对我国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问题的探讨历程表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真理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中微子是一种非常小的基本粒子,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它可以自由穿过地球,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因而难以捕捉和探测,被称为宇宙间的“隐身人”。其实早在1930年著名物理学家泡利(194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就预言了这种神秘粒子的存在,但科学家用了25年的时间才证实了这一预言。这主要体现了
A.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具有预见性,能正确指导人们的活动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穷无尽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这意味着 ①真理是客观的②真理是有条件的 ③真理是具体的④真理是可以推翻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美国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收集的数据,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的强度以及它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进一步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为137.5亿年。人类在科学解释宇宙大爆炸,揭示生命、宇宙、万物形成的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说明 ①认识来源于大胆假设 ②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来源于科学实验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1年3月10日,中国云南盈江发生里氏5.8级地震;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8.9级地震,人类目前还不能作出地震精确预报,但尊重有一天人类会克服地震带来的危害。这表明
A.真理是具有的有条件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③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度,这是欧氏几何提出的数学定理,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奉为真理。19世纪初,罗氏几何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度;随后,黎氏几何提出:在球型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度。这说明真理是
A.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
B.具体的、发展的
C.有条件的、相对的
D.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