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86)1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出台了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其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5-06

A.降低恩格尔系数

B.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C.保持GDP的高速增长

D.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

试卷相关题目

  • 12009年2月1日,全国全面推广“家电下乡”活动,这是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家电下乡”活动折射的经济学道理是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B.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C.生产与消费互相影响、互相决定

    D.消费决定生产、影响生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开始亲睐于“无毒、无公害、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从而大力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这反映了  

    A.生产的发展推动消费的发展

    B.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C.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至少有85%的新迁住户要装修居室。家庭居室装饰成为消费热点,我国装饰业全年生产总值达500多亿元,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一情况表明:

    A.消费决定着生产的发展

    B.一个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成长

    C.国家指导居民消费,才能刺激经济增长

    D.生产促进了消费质量的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人们对手机的功能和通信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使得3G(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运而生,随着3G时代的到来,一个由设备生产、终端制造、信息服务构成的庞大产业链正在壮大。这表明  ①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量的增加带来产品质量的提高 ③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相关产业的成长 ④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一些外向型的企业受到巨大影响。要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就要刺激消费发展开拓国内市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因为

    A.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C.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

    D.消费调节着生产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2010年10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说:“只要就业,就有工资收入,只要有工资收入,就能消费,只要能够消费,就能刺激生产,只要能刺激生产,就能安排就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其中包含的经济现象有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交换、消费

    C.生产、分配、消费

    D.分配、交换、消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经济生活中,消费者被视为“上帝”,消费是社会经济生活中被人关注的热点。消费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①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发展的动力 ③消费水平决定生产技术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小王是某企业的会计,他经常面对“产品制造成本”、“工人工资”、“税款”、“批发价”等词。这些“词”所对应的经济活动环节分别是

    A.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B.生产、分配、分配、交换

    C.分配、交换、分配、消费

    D.生产、分配、分配、消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人民挥手告别了短缺经济,商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要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的势头,就要刺激消费,形成新的消费热点。这是因为

    A.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

    B.消费调节着生产的发展

    C.生产是消费的动力

    D.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9年6月3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发布了《促进扩大内需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决定采取财政补贴方式,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这一政策有利于 ①促进汽车、家电产业稳步增长,拉动国内需求②发挥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发展③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效水平,减少环境污染④有效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