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产、劳动与经营(70)1

2006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措施有     (   ) ①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②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发布时间:2021-04-30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0年7月7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听取本地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部署推进加快南京非公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加快非公经济转型升级

    A.是非公经济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需要

    B.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C.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巩固

    D.能够优化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国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        (   ) ①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    ②公有制经济下全社会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④人们在平等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社会关系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手机的普及、技术的发展和性能的提高,使得手机短信这种新的消费方式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④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80年12月,温州市颁发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已过“而立之年”。实践表明:非公有制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市场机制就越活,老百姓日子就越好过。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 ①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个体与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A.都是私有经济性质

    B.都以雇佣劳动为主

    C.都是以所有者个人劳动为主

    D.都以家庭成员劳动为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我国的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质和量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某市2007年各类经济成分在GDP中所占比重 上图说明该市所有制结构是                           (   )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以非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王先生是某保险公司的高级职员,他拿出一部分收入购买了本公司的股票。他成为该公司的

    A.经营者

    B.劳动者

    C.债主

    D.所有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我国,公有制的范围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至2010年9月,国内电影票房达到28亿元,同比增长40.3%;电影经济早已超越票房经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电影产业。目前中国各大电影院线已逐步形成国营和民营机构并存、多种资本互补、产品类型丰富的生产格局。这说明: 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投资主体多元化     ②非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相同的     ③市场经济能够使市场主体实现利润最大化④这种生产格局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