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131)1

下图中,当玉米的价格停留在A点或B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4-24

A.在A点出现通货膨胀,在B点出现通货紧缩

B.在A点出现通货紧缩,在B点出现通货膨胀

C.在A点形成买方市场,在B点形成卖方市场

D.在A点形成卖方市场,在B点形成买方市场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0年5月,北京市新发地农贸批发市场的大蒜由2008年的每公斤0.6元,涨到了8.4元。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高达20多元每公斤。在业内人士看来,蒜价的高企是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的。这里的“不平衡”应当是

    A.供过于求

    B.不等价交换

    C.供不应求

    D.价格波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从下图漫画可知,大蒜、绿豆、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是

    A.人为投机炒作引起供求关系的变化

    B.国家纸币购买力的降低

    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提高

    D.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降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下图中OP表示价格,OQ表示供给量和需求量,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当市场某商品价格处于P1时,该种商品的供求情况是

    A.该食品价格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该商品价格上涨,人们购物需求减少

    C.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过于求状况

    D.该商品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状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近来,关于自来水、生活用电和煤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调的议论不绝于耳,但不同的社会群体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你认为下面观点合理的有 ①资源性产品价格偏低不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②资源性产品价格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③资源性产品价格提高应考虑城乡居民的生活承受能力④资源性产品价格必须坚持由市场形成的原则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小王经常去蔬菜市场买菜,他发现菜价总是刚上市时高于大量上市时,市中心菜场的高于郊区菜场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菜价的因素有 ①时间因素②地域因素③价值因素④政策因素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2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20%,替代品价格上升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变动量

    A.增加30单位

    B.减少30单位

    C.增加40单位

    D.减少40单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下图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①y为外汇汇率,x为本国商品出口量 ②y为恩格尔系数,x为居民生活水平 ③y为个别劳动时间,x为商品价值总量 ④y为某种商品价格,x为该商品替代品需求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图反映的是甲、乙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当各自价格变动时对其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根据该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甲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B.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C.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乙商品的生产

    D.如果宏观经济不景气,则甲商品生产受到的冲击较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下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其中供求量量(Q轴)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 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和q。若E点向左下方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 生产供给量不变,该商品替代品价格下降 ② 消费需求量不变,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 该商品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家加大对该商品生产补贴 ④该商品需求量下降,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变化大于供给量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