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背景】
在2014年陕西省教育厅曾经发布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商业营销活动进校园的危害性,禁止在校园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营销活动”。2018年11月,教育部也印发《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在有这些规定约束的状况下,前有菏泽某小学印有商业广告的红领巾事件爆出,后面又爆出的针对“西安的多所小学发放音乐童话剧演出券,与此同时要求家长购票陪同,而票面价格又很贵,家长质疑‘被套路’”这一事件,校园作为一方净土,其纯净度怎样保证?
【热点预测】
近日,西安有约50多所小学老师给学生发放了音乐童话剧的券,要求每位同学看完这个剧后写一篇观后感,不少家长去了剧院买票,不仅票价高,甚至现场有工作人员正在标记“正”字以登记人数,家长们普遍吐糟被“套路”了,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热点解析】
给小学生发放话剧券让学生们去观看自然没有问题,但是问题出在后面的环节,就是广大家长陪孩子去观看话剧的时候遭遇了“被套路”,家长们想到孩子最后要提交读后感,即便再不情愿,最终也基本上花高价购买了话剧券并陪同孩子去观看了。这件事让我联想到的是2016年初西安几十所小学发券让学生看电影学生家长陪同自购票,也有如出一辙的统计人数环节,也让我想到了在2018年山东菏泽某小学生的红领巾上印上万达广场的商业广告,这几类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浓厚的商业气息污染了学校的净土。
我们都知道,学校是传播知识、学习文化的圣地,尤其是对于中小学而言,学生们普遍没有形成独立的价值观念,外来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商业营销信息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商业营销活动进入校园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孩子和家长的个人利益,对于孩子而言,他们都是一些未成年的群体,本身对于事物的好坏没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不懂得如何拒绝一些不良的信息,很可能在这样的情况下让孩子上当受骗或者误导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另外一些小孩子因为分辨能力不强,可能看到别人有的他也想拥有,进而形成盲目的攀比心理,也会导致后来价值观的错乱甚至家长父母的压力;我们更应该看到很多商业项目其实并不是广大学生和家长所需求或者必备的,而这些商业产品的打入,有很多情况是家长不情愿但是“不得不去”消费的。长此以往,我觉得整体上学校的教学秩序、良好的学习氛围等都会被打破,由此可见这个问题的严肃性。
其实对于“商业营销活动进入校园”的问题,教育部有过多次发文明令禁止此事,2018年11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严禁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的紧急通知》,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办法,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和幼儿园。但是对于教育部门的这一规定,为什么部分地区总是置若罔闻?一定程度上与地区的重视度、教育部门的睁只眼闭只眼、学校的严格管理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不无干系。
要想真正把商业活动、商业广告进校园的问题解决到位,还给校园一片净土,多方合力是必然:首先,家长对于出现此类问题得学校不能“沉默不语”,广大家长如发现此类问题涉及到自身权益以及影响到孩子,要积极举报维权,可能一个人举报并不能及时有效达到效果,但人多终归是力量大;其次,学校应加强管理,对于自己校园内所使用的文具用品、书籍甚至是涉及到学生使用的手机APP等都要检查到位,更应做好初入校园发传单等社会人士的登记管理,确保不会出现商业活动或者广告流入到校园中;再次,教育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督促所辖范围内学校的行为,对于出现的问题要严格查处并做好监督整改工作,并做好“回头看”,出现问题,从重处理;最后,设立责任追究制,从省内到地市再到教育部门,最后到学校,明确相关责任人,出现问题,立即追查到底。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