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重点、难点分析
人们是用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来进行思维活动及论证思想的。在人们进行正确的思维和论证的过程中,都要正确地运用由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式所构成的逻辑形式,而思维的逻辑形式是受形式逻辑基本规律制约的。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基本规律有四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前三条规律保证思维具有确定性,后一条规律保证思维具有论证性。违背了逻辑的基本规律,人们的思维就不可能是正确的。
本章的考点主要是要求考生准确认识并且能够区分在运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时容易发生的逻辑错误。重点在对矛盾律和排中律的综合运用上,首先要能够找出一对具有矛盾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命题,确定其中必有一真,在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一对命题中确定其中必有一假,再根据题干所给出的可判定为真或者假的命题进行推演,选出正确答案。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都是逻辑的基本规律,它们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同时,它们又互相区别。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是保证思维确定性的规律,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述思维的确定性的。
同一律是基础,它从正面提出A必须是A,即为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使用概念、命题要保持同一。
矛盾律是从反面提出A不能是非A,如果A变成非A,思维就会自相矛盾。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思维就不可能保持确定性。
排中律是在矛盾律的基础上又考虑到如果A既不是A又不是非A,那么思维仍不能保持确定性,所以又从第三个方面提出或者是A,或者是非A。如果二者都加以否定就会出现两不可的错误,出现这种错误,思维仍不能保持确定性。可见这三条基本规律是从三个不同的侧面保证思维的确定性,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单元练习
例1.商家为了推销商品,经常以“买一赠一”的广告吸引顾客。以下哪项最能说明这种推销方式的实质?
商家最喜欢这种推销方式。
顾客最喜欢这种推销方式。
这是一种亏本的推销方式。
这是一种耐用商品的推销方式。
这是一种以偷换概念的方法推销商品的手段。
解析:正确答案是E。此题属于逻辑错误判断型。一般情况下,“买一赠一”中的两个一指的不是同一件物品,实际上是商家“偷换概念”的一种商业欺骗行为。
例2.某对外营业游泳池入口处贴着一张启事,称“凡穿拖鞋进入泳池者罚款10元”。有顾客问:“罚款的规定和实施,必须由专门机构进行,你们怎么可以随便罚款呢?”工作人员回答:“罚款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罚款来教育那些缺乏公德意识的人,保证泳池的卫生。”上述对话中工作人员所犯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最为类似?
管理员:“每个进入泳池的同志必须戴上泳帽,没有泳帽的到售票处购买。”
某顾客:“泳池中那两个女同志怎么没戴泳帽?”
管理员:“那是本池的工作人员。”
市民:“专家同志,你们制定的市民文明公约共15条60款,内容太多,不易记忆,可否精简,以便直接起到警示的作用。”
专家:“这次市民文明公约,是在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组织专家组,在广泛听取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的,是领导、专家、群众三结合的产物。”
甲:什么是战争?
乙:战争是两次和平之间的间歇。
甲:什么是和平?
乙:和平是两次战争之间的间歇。
甲:为了使我国早日步入发达国家之列,应该加速发展私人汽车工业。
乙:为什么?
甲:因为发达国家私人都有汽车。
甲:一样东西,如果你没有失去,就意味着你仍然拥有。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你并没有失去尾巴,是这样吗?
乙:是的。
甲:因此,你必须承认,你仍然有尾巴。
解析:正确答案是B。此题属于逻辑错误相似比较型。题干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从解释是否应该罚款转移到论述罚款的目的上去了,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答非所问”。A属于自相矛盾,C属于循环定义,D属于因果倒置,E属于偷换概念。
例3.一个月了,这个问题时时刻刻缠绕着我,而在工作非常繁忙或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又暂时抛开了这个问题,顾不上去想它了。以上陈述犯了下列哪项逻辑错误?
论据不足。
循环论证。
偷换概念。
转移论题。
自相矛盾。
解析:正确答案是E。此题属于逻辑错误判断型。题干中的“时时刻刻缠绕”和“暂时抛开”是互相矛盾的。
例4.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如果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
B.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丙,丁不是团员。
D.说假话的是丁,乙是团员。
E.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解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属于运用真假推理的结论推导型。题干中甲与丙的判断是矛盾关系,必有一假,题干条件是只有一人说假话,如果设丙说假话,那么“并非我班有人不是团员”等值于“我班所有人都是团员”,则乙和丁的话也为假,这与题干相矛盾,因此丙没有说假话,那么说假话的只能是甲。E虽然也断定了说假话的是甲,但是后半句“丙不是团员”无法从题干中推出。
例5.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写着“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写着“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写着“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如果其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解析:正确答案是D。此题属于运用真假推理的结论推导型。题干中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话是矛盾的,根据排中律,两句话必有一真。根据题干,第二个杯子和第三个杯子上的话必为假,从第三个杯子上的话“本杯中没有巧克力”为假可推知“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为真。尽管第二个杯子上的话也是假的,但五个选项中没有一个与其矛盾,所以,正确答案只有D。
例6.某班有一位同学做了好事没留下姓名,他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一个。当教师问他们时,他们分别这样说:
甲: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乙:这件好事是丁做的。
丙:这件好事是乙做的。
丁:这件好事不是我做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请你推出是谁做了好事?
A.甲。
B.乙。
C.丙。
D.丁。
E.不能推出。
解析:正确答案是A。此题属于运用真假推理的结论推导型。题干中乙和丁的话是矛盾的,根据排中律,必有一真。因此甲和丙的话都是假的,从甲的话为假可推出好事是甲做的。
习题
1.医生告诫病人:“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特别是像你这样的患者,应该立即戒烟。”以下哪项未能给医生的观点提供进一步的论证?
吸烟者认为戒烟后可能引起其它疾病。
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引起精神紊乱。
吸烟可能诱发心血管病。
吸烟不仅损害心脏和肺,而且对皮肤也有危害。
吸烟者吐出的烟雾,会妨碍他人的健康。
2.“我有好几次看见这位中年男子从化工厂里出来,才知道他是该厂的工人。”上文谈话者的逻辑前提是:
这位中年男子不像一个干部。
很多工人的装束与此人极其相似。
此人不是工人,就是干部。
只有该厂工人,才会经常进出该厂。
作者认识该厂的技术员,不是此人。
3.“在抗击SARS的斗争中,医务工作者是第一重要的。我是医生,所以,我是所有人中第一重要的。
这个推理中的逻辑错误,与以下哪项中出现的逻辑错误最为类似?
A.作案者都有作案动机,王某有作案动机,所以王某一定是作案者。
B.每一位共产党员都要遵纪守法,我不是共产党员,所以我不要遵纪守法。
C.劳动人民是最伟大的,我是劳动人民,所以我是最伟大的。
D.人贵有自知之明,你没有自知之明,所以,你算不得是人。
E.想要出国的话就要学外语,我又不想出国,何必费力学外语。
4.水往低处流,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社会在发展,生物在进化,都反应了不依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小李对此不以为然。他说,有的规律是可以改造的。人能改造一切,当然也能改造某些客观规律。比如价值规律不是乖乖为精明的经营者服务了吗?人不是把核裂变从魔鬼驯服为人类发电,变害为利了吗?
试问,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揭示了小李上述议论中的错误?
A.他过高地估计了人的力量。
B.他认为“人能改造一切”是武断地。
C.他混淆了“运用”与“改造”这两个概念。
D.核能发电并不能保证十分安全。
E.价值规律若被改造就不叫价值规律了。
5.对同一篇文章,有人说“写的好”,有人说“写的不好”,这两种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可见,不存在全民族通用的共同语言。
以下除哪项外,都与题干推理所犯的逻辑错误近似?
A.王:“单位规定,工作时禁止吸烟。”赵:“当然,可我吸烟时从不工作。”
B.有的书上讲,写文章应当讲究语言形式的美,我的看法不同。我认为语言就应该朴实,不应该追求那些形式主义的东西。
C.市长应当为老百姓谋取最大利益,市长也是老百姓,所以应该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
D.百合是植物,所以小百合是小植物。
E.病毒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我看两者都有点像。
答案:1A 2D 3C 4C 5E
责编:张立娟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