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近几年,有关浙江温州与台州两地 经济 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这主要是温台经济奇迹般的 发展 速度及其民营经济显示出的旺盛活力。由于温台的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具有显明的区域特色,人们习惯用"现象"来概括。这就是说,没有特色,就没有现象。当前,随着 学习 江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活动的深入开展,在如何实践"三个代表"的 问题 上,看来应有一个新思路,沿袭传统模式不行,守着现有经验不行,到底应该怎么办?最近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温台经济再次调研后发现,立足当地实际,走"特色产业+专业市场+产权多元+城镇建设+政府主导"的发展之路,有可能成为下一步 中国 经济再创辉煌的最佳选择。
一、温台经济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温台两地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凭借艰苦创业、敢创敢冒的温台精神,通过建立各类特色 工业 园区,依托各类专业市场,发挥 企业 产权明晰、经营机制灵活、市场先发、地处沿海的优势,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专业市场+产权多元+城镇建设+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新路子。
1.特色产业:把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乡镇和个私企业"二次创业"的一大抓手。温台地区由于 历史 的原因,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产业(产品)以"轻、小、加"为主,通过利用当地已经形成的、有区域特色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产品),建立以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把千家万户的乡镇和个私企业适度集中,对提高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据初步统计,温州11个县(市、区)143个建制镇中,特色产业(产品)产值超过10亿元的就达30多个,经济总量占全市的60%以上。温州市提出,本届政府要新建100个特色工业园区, 目前 已新建40多个,如龙港的包装印刷、平阳的皮鞋、温州的服装、乐清的低压电器、萧江的塑偏、瓯海的眼镜、永嘉的桥头钮扣等,其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均在30%以上。台州市为提升现有医药化工、机械 电子 、汽摩配件、鞋帽加工等产业(产品)竞争水平,已新建立起大小工业园区20多个,其中以浙江星星集团为龙头的冰柜洁具、浙江节日灯总厂和珠光集团为龙头的节日灯、吉利集团为龙头的汽摩配件、飞跃集团为龙头的服装机械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园区,其产品不但称雄于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
2.专业市场:把市场作为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形成和联动发展的一大动力。温州原有十大专业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500多个各类商品市场,可以说整个温州成了一个大市场。目前,台州市共有各类市场843个,2000年成交额约500亿元,上亿元市场50多个,其中台州市路桥区各类市场的年成交额达200亿元,支撑了250多个专业村的生产。温台的特色产业多数本来并非是当地的传统工业,而是建立在大量推销员对市场把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过去,温州是10万供销大军走南闯北推销产品,现在是160万人在国内外经商办企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万个销售网点,原来的"前店后厂"已发展为"生产基地+销售 网络 "。台州改革开放之初有30万人出外打工,现在大都成了经营者、投资者。就连过去最贫困的文成县也有13万人在全国各地务工经商。同样,全国各地在温、台两地民营企业中的高级技术人才和普通务工人员也很多。专业市场从某种程度上说,带动了 农村 工业的发展,解决了个私经济在初期发展中的产品出路和原辅材料的来源。初步形成了以专业市场为纽带,特色产业不断集聚,互为依托,联动发展,共同壮大。
此外,专业市场的还带动了要素市场的发展。温台民营经济起步阶段,其资本和发展资金均是民间互助借贷。直至现在,温州全部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54%,其中民营企业的平均负债率只有30%-40%。1988年台州成立了第一个私人信用社,即银座城市信用社,由私营企业和个人股东共同发起建立,资金10万元,6名职工,以当地私人企业为主要客户,发展到今天已拥有18亿总资产,贷款余额10亿元,贷款逾期率只有1%,职工450人,既促进了当地私营经济的发展,也使自己在存贷规模、经济效益、资产质量等方面处于全国城市信用社领先水平。
3.城镇建设:把分散的乡镇工业和个私企业相对集聚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一大途径。80年代初,在工业化发展的问题上,温台地区没有热衷于追求国有工业特别是大型工业企业的发展,而是着眼于发展乡镇工业和个体经营企业,走出了一条有温台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拉近了农村和 现代 工业文明之间的距离,带动了一大批小城镇的崛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苍南龙港镇的脱颖而出,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证。龙港原是一个小渔村,改革开放以来,龙港周围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金乡的标牌证章、宜山的再生纺织、湖前的塑料编织、钱库的集市贸易……日益富裕起来的集体和个私企业,迫切需要向高效率、高效益的城镇集聚。当地政府顺应农民的意愿,通过兴办工业小区,吸引一大批分散在农村工业进入小区落户,并以工业小区为载体,带动了城镇的发展。短短几十年,民间投入20多亿元,建起了一座拥有15万人口的新城,年工业产值达40多亿元。去年以来,他们又通过民间投资近6个亿,建立了包装印刷的产前、产中、产后大产业园区,新增工业产值约15亿左右。乐清柳市镇通过各类工业园区的建立,全镇集聚了低压电器生产企业1000多家,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低电器产销基地城,2000年实现产值约150亿元,占乐清市工业总值的40%左右。
目前,温州又在规划,通过水、电、路、讯、城、 社会 事业的综合开发,进一步发挥城市的网络效应,加强三区二市二县(鹿城、龙湾、瓯海三区、瑞安市、乐清市、永嘉县、洞头县)的城市联动发展,进一步发挥浙南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城镇群的功能互补优势,使城市经济真正具有龙头功能。台州撤地建市后,一个大城市的格局已初露端倪。黄岩、椒江、路桥三个区的经济实力雄厚,既有产业支撑,又有快速 交通 相连,其发展势头日益看好。就连玉环这样的海岛县,由于这些年特色经济发展迅猛,城市也得到迅速发展,现玉环已成为全省重点发展的23个中等城市之一。最近,玉环相继开工了疏港公路、大麦屿至乐清的跨海大桥、台州沿海大通道玉环段和东海油气田中转基地配套工程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同时,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资金和专门人才,发展油气储运加工、粮食储运中转,船舶修造等临港型经济项目以及油轮洗仓、煤炭中转、外轮补给、旧轮贸易等水上服务贸易项目;对现有产业进行调整和集聚,建立阀门、机电等5个特色工业园区。一个陆地和水上、工业和商贸、加工和服务全方位发展的现代港口城市雏形已经显现。
4.产权多元:把发展个私经济作为市场经济微观的一大主体。个私经济的迅速崛起已成为温台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个私企业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市场竞争的主体,其富有竞争性的运行机制能够最广泛地利用省内外各种资源禀赋和市场机制,奠定了温台市场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微观主体。目前温州的个体私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以 自然 人投资为主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等经济形式构成了温州民营经济的主体。这些企业数量占了全市企业总量的90%以上,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85%,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6%以上。台州的股份合作制和个私企业分别占了工业经济总量的26.3%和57.8%,民营经济已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92.7%。这些经济形式没有官办经济性质,其主体是老百姓,真正做到了民有民营,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台州等地老百姓把这类经济称为"新三民主义":民间决策、民间投资、民间经营。这种机制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过去农民的积极性来自于承包土地,现在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群众的积极性主要来自于自主经营资本,发展企业。
5.政府主导:把"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不断矫正政府职能的一大坐标。温台两市政府针对当地人多地少、贫穷落后、国家投资少的实际情况,政府工作从"无为而治"逐步到"引导服务",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培育阶段,政府的职能主要是创造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民间称政府是"无为而治"。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以后,这个阶段一方面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温州市按照省政府"管理、打击、扶持、引导"的定位,以"质量立市",配合国家治理整顿,打击非法生产经营,使温州民营经济逐步走了规范道路。民间称,这个阶段政府得有所为,市场得靠政府培育,企业主要是创造利税,创造就业机会。第三阶段是,把政府职能定位转向了"加强服务"。1999年,温州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通知》,引导有条件的个私企业、合伙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向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发展,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鼓励企业争创名牌,对获得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市政府给予100万元人民币的重奖。台州市最近也出台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的若干意见》、《台州市特色工业园区暂行办法》,同时,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各项发展规划,抓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二、温台经济现象的启迪
1.解放思想和创新意识有了新突破。一是敢于实践不争论。对于温台形成的经济特色,坚持实事求是,只做不说,多做少说,不争论,不动摇。二是敢于突破旧观念、旧思想,大胆创新,放手发展市场经济。三是敢于支持新生事物,对于改革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创造,给予热情的支持,积极的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四是敢于吃苦耐劳,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创业的主体。温台的特定文化氛围,就其程度和普遍性来讲,在全国也是非常突出的。许多个体、私营企业老板,即使在创业成功之后,仍保持这一优良传统。如温州东阿外楼餐馆的老板,现在每天仍坚持凌晨3点起床,亲自到菜场选菜买菜,节减开支,把握市场信息,如今他已在着手投资建设一家五星级宾馆。又如台州飞跃集团董事长邱健宝,已是一家总资产达10亿元、职工1670人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但他仍然坚持同职工一起领工资、吃食堂,一家仍住在公司的仓库。此外,温州人善于合作,不计利益大小,都能认真对待,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信息中获取赢利的机会。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了新突破。长期以来,不少人在认识上把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发展对立起来,认为民营经济发展必然 影响 和冲击国有经济。温台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不是相互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完全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1978年到1999年,温台国有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近10%,高出全国平均增长水平2.3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规模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近20%,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温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能把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个私经济参与、配合和推动国有与集体企业改革。如德力西集团,采用灵活的联合形成组建了拥有国有、集体、个私约100多家成员企业的德力西集团,并在杭州、上海、济南等10多个城市内,兼并了以国有企业杭州西子电表厂、上海整流器总厂、济南高压电器设备厂、四川川北机电公司,该集团在推进国有、集体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拓展了空间。目前温台地区民营企业约有40%的企业,通过混合经济形式,既发挥了国有经济主导和支配作用,又促进了民营经济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了共同发展。显然,在所有制结构上不搞一种模式,积极鼓励一切符合市场经济 规律 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这是温台经济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3.贸工城一体化发展有了新突破。首先,努力发挥市场优势,引导专业市场上规模、上档次,搞活流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积极发展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市场已向多门类、外向型、股份制发展,市场组织者和经营者向多元化发展,市场规模和设施向大型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其次,依靠本地资源,围绕市场需求,培育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加工工业群和第三产业群,创造了"一镇一品"、"一城多品"的特色经济,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专业化产销工业园区。再次,随着特色产业、专业市场和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工业化与城镇化、经济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样既提高了温台经济对多层次的市场需求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性,又提高了产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增强了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并且大大加快了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真正形成了"建一个园区、兴一门产业、发一个市场、活一方城乡"的特色经济格局。
4.经济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一是乡镇、个体企业从过去分散布局,逐步向工业园区适当集中布局转变。改变过去"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对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乡镇不断"拉伸",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小城镇。二是加快对传统产业改造,逐步向优势产业转变。温台当前主要是通过工业园区的建立,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或"嫁接"。同时注重产品品牌开发。三是从过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向"专精优特"的方向转变。
三、借鉴温台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1.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继续走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坚持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学习温台"特色产业+专业市场+产权多元+城镇建设+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是再创经济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因此, 在"十五"时期或今后更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各部门、地方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在促进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努力加快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市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有效推进城市化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向前发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