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 消费需求是 经济 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历来为经济学界和经济 理论 家所关注。消费的机理表明,消费运行的良莠,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功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分析 制约居民消费增长的原因,及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 影响 对我国今后经济的 发展 具有警示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消费需求 经济 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发展的对外依存度过高,因而经济进一步发展受外部影响的风险也就越大。特别是欧美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以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从而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促进消费需求,可以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同国内人民的生活水平更直接、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决定了 中国 经济的增长方式在经历了出口拉动、投资拉动后,不可避免地要选择消费拉动。扩大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破解内外困局的必然选择,并且现在有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经济连续10年保持了高增长态势,人均GDP也从几百美元增涨到了2000美元,居民的消费能力较之十年前有了很大增强。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是消费结构升级的临界点,这预示着我国消费增长空间巨大。
一、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
1.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俗称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35%的上限。一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巨额贸易顺差造成了经济运行的风险,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显,不仅给出口贸易的增长带来了压力,同时也给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压力;二是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扩大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拉动效应惟有依靠扩大内需。毫无疑问,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但从长久来看,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的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消费的需求效应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在 目前 出口、投资增长过快的情况下,消费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呼之欲出。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在我国通常占60%左右,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 0.6%的增长点。
2.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消费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从再生产一次循环看,生产是"起点",分配与流通是"中介",消费是经济运行"终点"。前三个环节的功效评价,显示在终点环节之上,消费显示和检验着经济运行的总效果。但从动态的循环看,消费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先导",它引导着下一循环的投资方向、发展的结构和规模,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传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通过"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运行功效,为下一次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我国消费需求的现状
目前消费需求在宏观经济趋势向好的背景下,2003年以来却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 问题 ,消费率由2003年前的60%下降到目前的30%左右。虽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年来保持较高增长,但居民消费增长缓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速度长期低于GDP增长速度。1952年~2000年,按1952年不变价格 计算 ,我国最终消费额年均增长7.1%,增长25.5倍;同期GDP年均增长7.7%,增长33.4倍。消费率增长慢于GDP增长。即便是在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的2003年,在人均GDP已达1703美元的2005年,消费率不仅没升,反而下降。
2.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2000年以来,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由10.3%提高到处31.3%,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仅由9.7%提高到13.3%,增速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3.消费率大大低于 历史 同期的国际平均水平。国家统计资料显示,1978年~2005年,我国年均消费率为40%~50%,而世界各国消费率大致在60%~80%之间。我国比世界水平大约要低20%~30%。
三、消费需求滞后的原因
1.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经济增长速度。 农村 居民收入增长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7%~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8%~9.6%而对应同期我国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在8%~11%。
2.收入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在我国于2000年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达0.417。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结构呈金字塔型,64%左右的人属低收入者和中低收入者,这些居民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能力,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最可怕的是,由收入分配秩序混乱导致的收入不公,使一部分利用权力致富的人集聚了相当多的财富。这些人手中资金虽多,但由于不是 企业 家,不会将聚敛的货币财富用于投资,且职务消费又使他们无须自付消费,结果造成相当多的资金游离于再生产过程之外,形成不了实际消费需求。
3.农村消费市场启动缓慢。从城乡居民消费构成看,1998年~2003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比重由47.9%下降到41.4%,6年下降了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
4.由改革引致的未来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即期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增加。随着 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项改革制度的深入,居民很难准确地预期自己的未来收入、收益率和能够享受到的社会福利数量。加上近几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影响,使人们对经济的预期不明确,对收入的预期下降。为防范意外、疾病,预备养老、子女教育、购房等,老百姓不得不压缩、削减当前的消费开支,大量储蓄,"积谷防饥"。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