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为当今中国的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的同时,很多人都在琢磨,在那么多社会主义国家中,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在一起,并能搞得有声有色,风生水起呢?被西方人称作能量巨大的"小个子政治家"--邓小平,在改革这场革命中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1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
1.1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传统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具有私有制的特性,这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相矛盾,因此一直以来都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邓小平立足我国国情,从社会主义的现实出发,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了萌芽。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著名论断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发展道路开辟新的思路。
1.2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
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这两个手段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3页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这一精辟论述,十分清楚的界定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是经济手段,从理论上结束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1.3我们的市场经济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从理论上说,市场经济本身没有姓"社"姓"资"的区别,但任何市场经济体制不能脱离一定的社会条件而独立存在,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之下,可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形成不同类型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则指出我国的市场经济必须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它除了与一般的市场经济有共同特性之外,还带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性。邓小平一再强调指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8页因此,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制结构、分配方式和宏观调控上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今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到了攻坚破冰的重要时期,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对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天,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问题:
2.1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的关系
政府对国民经济实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现代市场经济高效运行的客观要求,也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说:"我们要继续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这个不能改。"《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06页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调节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同时又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和局限性,即调节的短期性、滞后性、盲目性。所以必须正确处理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关系。邓小平就非常重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的作用。他结合我国改革过程中实际十分明确地指出:"我的中心思想是,中央要有权威。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没有这一条,就是乱哄哄,各行其是,怎么行?不能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不能搞违背中央政策的'对策',这话讲了几年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页由此可见,邓小平对如何处理好市场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也是深思熟虑的。因此,如何正确用邓小平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观点来指导当前经济体制改革非常重要。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就对政府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跟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各扬所长、相辅相成。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从"基础性"改为"决定性",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这是《决定》中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是思想解放的重大突破,更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将对我国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2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同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关系
邓小平首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和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保市场主体的主要成分是公有制和公有性经济单位,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也是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发展市场经济同发展非公经济的关系。邓小平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之一,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两个都是、两个重要"这样的表述在中共文件中是首次出现,它体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充分肯定。过去,我们认为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后来承认是组成部分,但从来没有与公有制经济放在一起讲,而这次放在一起,明确两个都是、两个重要,十分鲜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也就是说它和公有制经济实际上是平等的,一样的,这是对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今后在具体政策制定上为民营企业进入更广阔领域,扫清了障碍。
2.3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同坚持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关系邓小平首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是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要求按劳分配,市场经济要求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推动经济更快发展。但每一个社会成员拥有的要素禀赋是不同的,那么收入差距就会拉大,所以同时也要重视政府的宏观调节,防止悬殊和两极分化。我国现阶段必须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接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加速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举措。
2.4发展市场经济和促进共同富裕的关系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抉择,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邓小平很早就从经济的角度做了一个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而市场经济是发展生产的一种手段和途径。而现实中,我们看到,市场经济调动了所有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带来了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但是,却不可避免地拉大了贫富差距。造成了突出的贫富差距,影响了共同富裕实现的根本原因不是市场经济,而恰恰是我们的市场经济改革还远没完成,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我们一定不能把问题搞颠倒了,以至错开药方。如何正确认识发展市场经济与促进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措施来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这是当前改革难点之一。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