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从建国以来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个历程看,历经"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前,我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的模式,公有经济统领国民经济各行业,公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一统天下,在所有制结构上呈现明显的"一大二公三纯"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到1992年,是探索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阶段。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遵循了市场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政府在现阶段对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地位。同年,我国开始对私营企业进行登记。
第三阶段是1993年到2002年,是完善市场机制的阶段。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重要讲话是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是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的启动点。这一时期,用新机制和新体制引导中国向前发展,允许非公经济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可能也完全可以占主导,明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所有制处于完全平等的竞争地位。
第四阶段是2002年至今,是探索市场效率与社会公平相统一的阶段。2005年的"非公36条"即《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和"物权法"的讨论都是这一时期探索的主要事件标志。
正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我们国家才有了今天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28年的改革开放,让我国实现了"一二三四":一是外汇储备到2006年2月15日已经突破了8753亿美元,超过了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二是2005年引进外资765亿美元,是在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外资引进国。三是外贸的进出口总量2005年是1.42万亿美元,列居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四是2005年我国的GDP总量由在世界排名的第六位,现在变成第四位。全国GDP总量是18.2万亿人民币,用当时的汇率1:8.01折算是12.4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四位,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形象逐步提升。
二、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分析中国经济体制变革成功的原因
第一,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这场改革实质上就是权利关系的调整。这种选择也许是制度变迁的内在力量的推动和人们的本能选择。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利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农村的改革主要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的推行,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乡镇企业的建立、发展和改革,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农业产业化等。考察这一过程,我们发现每一步改革的实质都是"产权制度改革"或"产权关系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实际上从一开始就是产权制度改革,因为放权让利、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租赁经营责任制、股份制等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企业和政府的产权关系。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实质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责权利的界定和调整。
第二,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从总体上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早是从农村的土地产权制度和生产组织制度开始的。为什么制度变迁首先发生在农村?我们认为这是适应客观需要而做出的理性选择。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价格剪刀差以及户籍管理制度,使农民蒙受了巨大的利益损失。国家对农村的集体经济基本上"管而不包"。这样农村改革的机会成本很低,农村对新制度的需求也就更加强烈。因此,农村相对于城市而言,旧的制度更容易打破,新的制度更容易产生,自发的制度变迁发生之后,更能够得到政府的迅速认可和支持。
第三,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体制增量调整促进体制存量调整。
第四,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以农村改革为例。前面已经分析,农村经济体制变迁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和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正在进行的制度创新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主体扮演不同角色,起着不同作用,不同阶段的角色及其作用又是有所变化的。政府虽然不是在每一项改革或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充当主角或领域者,但是,它作为重要的制度变迁主体的作用是不可否认的。
第五,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
三、今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路径选择
(一)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这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二)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继续推进和完善电信、电力、民航等行业的改革重组。加快推进铁道、邮政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改革,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对自然垄断业务要进行有效监管。增加民营经济和弱势行业的话语权,平衡各个阶层间的利益和权力分配,从而减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阻力。
(三)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一方面,大力发展资本和其他要素市场。另一方面,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四)转变单极的经济发展路径,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
(五)加快我国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特别是要加强与经济有关的合同制度、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创新,减少"路径依赖"的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政治和行政体制改革等都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正常健康进行。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