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经济周期波动的传导机制研究的是经济变量和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即当一个经济体系受到冲击时,会通过何种形式来影响经济活动。当一个经济体系受到冲击时,经济体系会有一个相应的反应,传导机制所研究的是经济体系面临冲击时经济波动的扩散过程。
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波动都有不同的解释,从而得出不同的传导机制理论。但是扩展到开放经济中,经济波动的跨国传导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存的理论分析只是对单一的经济变量变动时的跨国影响进行分析。这些理论都有很不完善的地方,其模型只能够分析相对单一的问题,如果对其模型加入其他变量,进行总体的分析,那么就需要全面的修改理论模型以及模型的假定。因此,这种难度非常大,所以现存的理论只是涉及部分变量的跨国影响分析。
对于我国目前的汇率体制而言,由于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在此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外汇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压力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释放,尤其是通过汇率的浮动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基于此种情况,汇率在国家经济周期的传导作用中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基于我国经济背景,本文在研究国际经济周期的传导机制时并没有采取汇率渠道,而是着重从外汇储备变动及国际贸易的方面来分析传导渠道机制及我国所受到的传导冲击。
2 国际贸易对国际经济波动的传导
2.1 国际贸易传导机制分析
国际贸易变动对两国经济都是有影响的,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依存度很高,那么其经济体系受到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就很大。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贸易的快速增长可以促使本国居民收入的提高。这意味着当一个国家的需求等因素发生波动时,会通过贸易项目的变动,传递到与之贸易往来最密切的国家。假定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需求下降,便会影响到本国收入的稳定,这种效应会传导到国内的其他经济部门。
当出口发生变动时,还能影响到就业的稳定。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大部分工人就业于出口部门的企业中。当企业的订单出现问题时,为了减少成本,那么必然会减少就业,导致大量的失业。就业的不稳定,造成人们对国内产品需求的下降,需求下降后,会导致更多的国内企业减少产量,并且进一步的减少就业,就业的下降影响到经济增长的稳定,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经济波动。
出口不稳定还有可能造成出口企业的产品大量挤压,由于产品的国外需求下降,迫使出口企业需要在国内开辟新的市场。但是就业的下降导致了人们收入水平的下降,从而使得这些产品不得不降低价格,或者以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销售,试图来弥补出口变动所造成的损失。这种效应导致了价格传递信号的混乱,会影响到价格传递市场信号的效率,投资者因此无从选择能使产出最大化的投资,投资水平的下降降低了经济增长率。
2.2 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处于高速发展状态。我国的GDP由1988年的15042.8亿元迅速增加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长了1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12.1%。与此同时,出口总额也由1988年的3821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74188亿元,增长了45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21%。相应的,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88年的不到25%上升到2008年的57%。可以看出,国际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相应的风险也体现了出来。因为,一个国家具有较高的贸易依存度,则会导致本国经济增长很容易受到国外经济的影响。一旦一些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家产生经济危机或者经济波动,那么这种危机会通过出口需求弹性比较大的产业传导到国内经济体系中。
(2)国际贸易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影响。从国际贸易对我国收入的影响方面来看,我国从改革开放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1988年的1180元迅速增加到了2008年的15781元,增长了11倍,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14%。而我国对外贸易的年增长率为21%。而在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额度下降,相应的,2003年我国居民收入处于下降状态。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居民收入和贸易波动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3)国际贸易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我国是出口导向型的国家,国际贸易对我国的就业影响很大。从数据上来看,2007年,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总和占我国居民就业人数总量的55.2%。其中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我国就业人数总量的26.8%。从国际贸易对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的实际情况来看,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在1998年和1999年出口增长率分别为0.41%和6.15%,比前一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随后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也有了下降,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就业受国际贸易的冲击最为明显,其增长率分别为0.32%和-1.08%,并且这种效应一直持续到2001年后才有所好转。但是在2001年后,受美国经济低迷的拖累,我国出口增长率又有了大幅度的下降,2001年我国第二产业的就业增长率为-3.1%。
3 外汇储备对国际经济波动传导
3.1 外汇储备传导机制分析
外汇储备是指持有外汇资产的总称。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稳定汇率的波动方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外汇储备变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方面。由于我国并不是采用自由浮动的汇率政策,汇率是官方设定的一个值,并且在此设定值的范围内可以有一定的浮动,即有管理的浮动。在此种情况下,汇率波动并不能表现外汇市场供求的实际情况,由此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外汇储备的大量积累给中央银行稳定外汇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中央银行需要频繁地使用各种政策性工具来稳定汇率市场,比如法定准备金率和票据等手段。我国在管理大量外汇储备的初期,使用发行央行票据的办法来冲销外汇市场大量的需求。由于使用票据的对冲业务,造成了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中央银行在发行票据的时候需要一定的基础货币的投放才能消除外汇市场上过度的供给,以保持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由于基础货币的投放通过乘数效应在银行体系内数倍的放大,而且通过各种途径传导到经济系统内,造成了投资和消费的快速增长,进一步推高了物价水平。物价水平的温和上升并不会产生通货膨胀现象,但是这种工具的长久使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而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出现会影响到价格的信号传递机制和厂商的最佳选择,这直接导致了经济增长的不稳定。
3.2 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1)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并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使我国外汇储备在2000年之后有了飞速的增长。到2004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这相当于我国当年GDP的30%。由于外汇储备的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且更严重的是导致了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进一步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到2008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达到了16800多亿美元,相当于我国2007年GDP的50%。
(2)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中央银行为了稳定汇率从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回购本币,进而引起相应的基础货币的投放。由于基础货币的增加,导致了经济体系中数倍的货币供给的产生。但是在外汇储备的冲销过程中,如果中央银行不能够有效的观察到经济体系内实际增加的货币供给量,那么有可能造成投资和消费的过快增长,使短期经济体系内的产出不能与之同步,那么会造成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从外汇储备变动对信贷供给的影响来看,如果经济体系中出现通货膨胀现象,那么意味着经济体系中存在过多的货币供给,即商业银行有可能发放了大量的贷款,也就是信贷的增长过快,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的通货膨胀程度,这一点可以从货币的传导机制看出。外汇储备的增加形成了大量的外汇占款,中央银行就需要票据来冲销,从而要求各商业银行购买中央银行的票据。商业银行购买票据后可以抵消部分的准备金,进而造成了大量的商业银行信贷的投放。由于信贷的快速增长,导致了投资过热,进一步导致了物价的上涨。
4 结 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国家的市场经济机制也逐步的建立、完善和成熟起来,国际经济越来越趋向市场化的运作。随着这种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国际化,世界上大多数经济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日趋密切。国际经济传导机制的研究则顺应了这种经济发展趋势,本文从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两方面分析了国际经济的传导机制,并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分别分析了国际贸易和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本文的主要优点及创新之处在于逻辑较清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国际经济传导机制的传统理论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并且将理论紧密的应用在了实际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笔者也会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动的传导机制浅析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