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业务趋冷,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数量出现明显下滑趋势。为及时了解企业对该专业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提高专业就业竞争力,也为了修订和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使专业课程更能适应当下的外贸发展战略的转变和外贸新形势的变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对100家毕业生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79份;同时对部分企业外贸岗位中层管理以上员工就外贸专业人才培养和就业进行了个人访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内容
本着服务地方经济的理念和根据以往毕业生就业区域,调查对象主要以广西的外贸企业为主,同时也在广东省、浙江省的外贸企业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设计了三部分内容:一是企业情况调查,了解企业性质和业务领域等情况;二是岗位人才需求调查,调查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岗位需求及专业能力要求;三是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新的要求等。采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排序题和问答题4种题型。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用人单位情况。对问卷的统计结果显示,所调查的79家企业中,29家是民营企业,占36.7%;17家是国有企业,占21.5%;7家是外资企业,占8.8%;13家是事业单位,占16.5%;9家是上市公司,占11.4%,4家是其他,占5.1%。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企业规模以50~100人的中小型企业为主;公司业务领域中自主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占32.9%,进出口报关代理企业占12.6%,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占6.3%;初入职外贸从业人员薪酬水平为3000元上下,这与广西人才网2013年度薪酬报告中对贸易/进出口类平均薪酬3115元/月相符。说明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输出对象以中小型外贸生产企业为主。
(二)企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岗位需求及专业能力要求。具体如下:
1.岗位需求。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发现,企业近3年内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迫切需要的工作岗位依次是业务助理、外贸跟单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外贸单证员、商务秘书和报检员,其中排名前4位的岗位依次是:63%的企业选择业务助理,55%的企业选择外贸跟单员,49%的企业选择外贸业务员,36%的企业选择报关员。
2.学历要求及从业经验要求。企业对于外贸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57%是高职/大专生,其次是本科毕业生占23%。,10%是中职/高中生,7%是研究生或以上,3%是其他。可见,企业对外贸相关基层从业人员倾向选择高职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类毕业生。另外,外贸行业是一个实践性较强的行业,企业期望聘用有从业经验的人才。从业经验不仅说明其对行业熟悉,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还能降低企业培训成本,同时为企业带来更多业绩。根据调查数据分析,63家企业对外贸从业人员有一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要求,且岗位越高从业年数要求越长。但也有20%的企业对从业经验无要求,为很多无从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敞开就业大门。
3.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与企业实践专家的访谈,了解外贸从业人员的成长经历,探索他们的职业发展规律,再通过教研室成员讨论分析,整理出外贸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外贸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表
主要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知识及技能
主要岗位之一:外贸业务员 1.产品发布
产品及行业信息
掌握搜索关键词技巧
2.开发客户 外贸函电知识
运用各种渠道,寻找目标客户
3.报价
掌握产品销售技巧
4.订单跟踪 外贸实务知识,熟悉产品质量要求、跟踪生产进度
制作外贸单证,跟单
沟通协调各部门衔接工作
5.交货/收款 安排货物出运,联系货代,报关,报检
熟悉各种贸易方式及支付结算方式
回款风险控制意识
主要岗位之二:外贸主管 1.市场开拓 熟悉产品和市场供求,挖掘市场信息
产品交易会参展,展会布置与安排
2.接单
洽谈新客户,掌握商务谈判技巧
签订合同
3.订单安排 订单分配跟单小组
过程分解,过程控制,团队协作能力
4.订单收尾 交货及付款安排,报关/退税
工作执行能力
5.团队管理 团队激励与绩效考核
新入职外贸业务员培训
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主要岗位之三:总经理 1.制定工作任务 确定年度工作任务,业绩指标
产品交易会参展,展会布置与安排
2.制定市场策略 指定或执行市场策略、销售策略
3.确保完成 丰富市场经验,洞察市场,过程控制,总结提升
良好的执行和应变能力
4.团队成长 合理提拔人才,提升团队战斗力
4.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它是该行业的"破门砖",也是应聘者职业综合能力的证明。73%的企业认可各种职业资格证书,尤其某些外贸岗位的资格证书就是一张"准入证",如报关员与报检员资格证书等。但也有14%的企业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作用不大,它没有反映应聘者的相应的执业能力。外贸相关行业认为含金量较高的职业资格证书依次有:报关员资格证书、跟单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代员证书、外销员证书和单证员证书。 5.外语能力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的行业性决定了从业人员主要与外国企业打交道,因此外语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要求之一。外语的语种主要以英语为主。在国际贸易的实务操作中,如贸易磋商、签订销售合同、缮制各种外贸单证、协调处理各种事务和收付汇工作都需要用到英语。81%的被调查企业认为国际贸易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应获取外语等级证书。调查中,企业对外语能力的具体要求以英语口语为主,占比达56%,其次是阅读能力41%、口译35%、听力30%和英语函电写作能力25%。
6.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外贸从业人员综合能力体现。同时,问卷针对企业对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要求设置了一题多项选择题,"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一项得到了88%的认同;"吃苦耐劳"名列第二,支持率达81%;第三是"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占65%,第四是占64%的创新能力,业务熟悉程度、后续学习能力和公共交际能力分别排在第五、六、七位(详见表2)。由此可见,外贸企业看重的是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这些职业能力和素养对于外贸业务具有重要意义。
表2 企业对专业素养的重要性排序
专业素质 百分比(%)
职业道德和负责心 88
吃苦耐劳 81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65
创新能力 64
业务熟悉 49
后续学习能力 48
公共交际能力 45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存在的不足之处。调查中,我们也对企业对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生存在不足进行调查,问题主要集中于:工作经验不足,仅有书本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差,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不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书面表达能力差。
三、启示和建议
(一)着重培养应用型业务人员。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源主要来自广西,大约占至80%左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成为我国面向东盟市场的桥头堡,近年来投资商纷至沓来,并且相邻的广东省是我国对外贸易最为发达的省份,因此在对外贸易方面,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地方,面向东盟和我国港澳地区,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符合市场潮流的应用型业务人员。
外贸企业所需求的是在短期内能够扩大本身国际业务的外贸岗位从业者,因此企业在用人时倾向于采用业务考核的方法衡量应聘者的业务水平以及与岗位的契合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业务类课程入手,在核心课程的设计和课程内容的实施上着重岗位业务内容的训练,包括合同和信用证的翻译、签订、审核及修改,商务英语函电的阅读和翻译,进出口业务各环节的操作等,一方面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在参加企业面试或者上岗时能在短时间内进入角色,满足岗位需求。
(二)调整英语类课程教学内容。目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基本分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部分。大一阶段主要是以基础英语为主,目的是帮助学生参加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大二阶段主要以专业英语为主,所学课程为"初级英语口语"和"中级英语口语"。
从课程设置上看这是符合国贸专业特性的,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自身问题。高职院校由于受到入学分数影响,许多学生高考分数不高,尤其是英语分数普遍偏低,英语基础较差,这就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类的课程时,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有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二是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虽然学生的主观因素影响英语课程的学习效果,但学生自身因素并非导致问题的主要原因,经随机抽样调查了26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校学生后,只有8名学生认为完全没有能力将英语学好,剩下的18名学生均表示目前英语类课程的授课内容过于枯燥和教条化,如果课程内容更贴近生活,他们的学习兴趣应该能提高。可见,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是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如果课程内容能为学生接受,那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有帮助。
因此,专业英语类的课程在教学内容设计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首先,课程的授课虽以教材为基础,但不能完全依赖教材,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授课内容。其次,口语授课就应以口语为主,从训练日常对话入手,由简入繁,从"一课一句话"到"出口成章",循序渐进,着重提高口语应用能力。最后,不能忽略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引路者,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教学中事半功倍。在课程训练中,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布置项目任务,比如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独幕剧、角色扮演或者情境设计等,也可以以个人形式完成,比如英文资刊阅读、一句话翻译或者英文诗歌朗诵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三)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核心课程。企业的人才需求始终是围绕企业的岗位需求展开的,从63%的企业在招聘时选择业务助理这样的岗位我们就不难看出,金融危机后,外贸企业的人才需求类型由原先的技术类人才慢慢转变为业务类人才,针对这一情况,设计核心课程时应及时做出调整,当然专业技能型课程仍是上岗的重要保障,所以应在保证技能型课程的前提下,注重业务类课程的补充,完善核心课程的构架。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的教学计划中,核心课程总共22门,占总学分43.2%,在这些课程中,专业基础课3门,占13.63%;专业技能课程13门,占59.09%;业务类课程4门,占18.18%;企业实践课2门,占9%。由此可知,在课程设计上,业务类课程比重较小,无法满足企业现阶段用人需求,可适当增加客户服务、市场开发及维护等方面的课程,或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训训练,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有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技能训练应分为两部分,一是职业技能训练,二是岗位特殊技能训练。
第一层面为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积累职业经验,外贸类岗位由于其工作特点,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时缺乏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欠佳,以至于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或者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投入工作。因此在本层面的训练上,应着重训练团队合作、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领导能力、职场礼仪、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
第二层面为岗位特殊技能训练,目的是提升学生职业岗位工作能力,毕业后能迅速适应职业岗位要求,打好基础。本层面的训练内容主要根据企业岗位技能要求,进行上岗条件和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并辅助考取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在操作方式上,一般职业技能训练以校内仿真模拟训练为主、校外实践训练为辅;岗位特殊技能训练则应以校外实践训练为主、校内仿真模拟训练为辅。校内仿真模拟训练一般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生涯人物访谈、自我展示和咨询指导等形式,在实训室内由教师组织进行;校外职业实践训练采用社会调查、职业体验、岗位见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以校外实训基地为渠道,以专业实训为依托,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开展职业实践活动。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