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2-167-01 摘要 武术散打、柔道和跆拳道体现出了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本文主要对这三种运动进行体育文化的对比分析以及研究,文章主要从精神文化层和物质制度文化层这两个方面来对武术散打、柔道以及跆拳道作详细的探讨分析,以期为中国武术散打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提供借鉴价值性比较高的建议。
关键词 武术散打 跆拳道 柔道 体育文化比较
中国武术和柔道以及跆拳道都有着相应的历史渊源,这是东方武技当中成功向外传播的主要代表项目,并且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自他们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开始,就打破了长期以来西方现代竞技运动垄断奥运会的局面。跆拳道和柔道加入至奥运会当中,充分体现了现代奥运会对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的包容性。
一、精神文化层的比较
(一)审美观念的比较
中国武术在文化意识形态上是非常完整的,其“天人合一”的核心文化、“太极”理念,都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仁、义、礼、智、信”充分渗透进去的,体并且体现了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此同时,武术散打既将东方文明特点充分体现出来,也反映出西方文明当中的强烈刺激、惊险和壮烈等审美观念。
在修炼柔道时,需要以顺法、公正、克己以及端正礼仪的态度进行修炼,并在“自由乱取”这一形式当中完成一对一格斗的同时,完善自我修养,最后完成人和人和睦相处以及国与国的和平共处这一目的。跆拳道的主要宗旨是礼仪廉耻和百折不屈,主要是为了培养人的耐劳、果断以及顽强的精神,让人养成宽厚待人和礼让谦逊的美德,磨练人积极向上和坚韧不拔的良好品质,最终造就人以用于献身和热爱祖国的思想。
(二)道德观念的比较
中国武术散打当中的道德传播只是一种表面形式,其实散打这一运动所包含的独特的礼节是抱拳礼,这传达了传统中国文化的不为人先、礼让以及中庸的精神。但是,其没有将中国传统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养身健身功能体现出来。
柔道主要强调的是精神训练,主要的特征是去培养人格精神,并且讲究心、技、体三者的统一性。此外,柔道还能够培养人的知耻尚勇和忠诚报恩的精神,重师承、礼仪、仪式,同时还注重个人修行和精神教育,在胜和负这一对抗过程当中,完成“争”与“和”的统一。
跆拳道主要是吸取了儒学礼教这一思想,在这一思想的基础上,会通过仪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其所提倡的谦让、宽厚、以礼始和以礼终、自强不息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礼仪不单单只是形式上的表现,其还是练习者是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实施,进而在长时间的比赛以及练习过程当中,逐渐转变成为自己内心当中的最大动力,练习跆拳道的人需要有谦虚待人和彬彬有礼的优良美德,这也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精神的大力弘扬和继承。
二、物质制度文化层的比较
(一)会馆的比较
在会馆方面,和跆拳道、柔道相比,中��武术散打面向人们所开放的习武场所比较少,故而大部分人通常只能在学校接触到散打,这会对散打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起到一定程度上的阻滞作用。柔道的会馆通常是讲道馆,这不但是柔道的主要研究中心,而且是柔道传播的关键方式之一,并且柔道协会的成立会将柔道这一运动广泛传播至社会当中,进而逐渐向世界上广泛传播。跆拳道的会馆通常是道馆,这是其传播的主要特色,并且跆拳道道馆是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这给全世界的人们去练习和学习跆拳道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二)民族服饰的比较
中国武术散打运动员通常是会穿运动背心和短裤的,在服装形式是比较单一的,和武术本身所具备的特色不是很相符,传播的服饰文化不够深厚。柔道运动员通常会以腰扎段位带和徒手赤脚的服饰着装的,在服装形式上会将该民族的属性明显的体现出来,并且每个运动员自身的柔道级别也便于人们去观察。与此同时,彩色的柔道衣服会给比赛增添许多观赏性,并且比赛赛制也会变得更加合理,更加公平。
跆拳道运动服有着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服装样式和颜色上,既继承了该民族所推崇白色的文化传统,并且黑色、红色和白色带的配备会使得级别的高低显而易见,能够强化跆拳道运动观看人员的视觉感受。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文化之间所具备的差异性通常是国家与地区之间进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前提,并且文化传统以及文化特点是对民族进行区分的关键标志。事实上,传统武术在承载的文化内涵、养身健身以及技击效用等方面上都是要比跆拳道和柔道所发挥出的作用要强的。然而,中国散打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中,已经逐渐和传统武术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相分离了,在外在技击和武德修养上的发展都要比柔道、跆拳道落后。因此,中国武术散打在改革的道路上需要将传统武术所承载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作为前提基础,再展开进一步的发展,只有这样,中国武术所具备能击善舞这一文化内涵才能被充分地发挥出来,武术散打也能够朝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