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教书与育人并重是教育的根本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9-03 08:40:04

 摘要:文章从教育的基本概念出发,重新思考了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品德、思想道德、做人理事等诸多教育问题,分析了当前教育畸形状态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教育界各个教育阶段的研究成果,探讨了解决以上教育问题的几种可行途径。结果表明,无限度地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和内在素养是使目前教育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切入口。 
  关键词:教育;职业道德;解决途径;良性循环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老师都明白“教书育人”是天职。“教育塑造人类的灵魂,肩负着伟大使命”,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优秀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具有与传授知识相同甚至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光有品性,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没有品性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 
  事实上,茶余饭后,打开电视机,或翻开报纸,或打开网络,让劳累一天的心情好好放松,每每最新新闻都让我们触目惊心。抢劫、杀人、绑架、斗殴等恶性犯罪事件大多是青少年甚至在校学生所为,而犯罪后还自以为风光无限,甚至将犯罪录像发布到网上供人取乐。这种失去羞耻之心的人让人感到极为可怕。作为人师,本想放松的心情反而更不轻松。 
  作为教师应该思考这些社会现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在校园里,学生碰见老师如同陌生人,没有最起码的礼节礼貌,上课翘起二郎腿不认真听讲,所有行为都以自我为中心,小学生如此,中学生如此,大学生也是如此。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和全面健康的人才,“德”在哪里?“智”在哪里?现在疾病低龄化,十几岁的孩子颈椎、腰椎病已屡见不鲜,那么“体”又在哪里?究其原因,应该归结到教育的概念和根本上来。 
  教育是教书育人的结合体,二者缺一不可,教书也不能完全代替育人,教书只是育人的第一步。教书只是用知识的营养来培育人。实际上,真正的育人含义很广,方面很多,用言行、品德、世界观、价值理念、人生态度、生活热情、作人理事的能力等来育人,才可能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健康的学生来。 
  现在的很多人甚至很多教育工作者都片面地认为教育就是教书。这种认识和观念导致今天教育的畸形,要想改变教育现状必须重新认识教育,必须教书与育人并重而行。从老师本身的综合素养入手,在教育管理体系改革上开刀,教书育人才可真正地并重,教育面貌才可焕然一新。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论述教书育人并重问题。 
  一、老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甚至整个学科领域的深度理解是教书的关键 
  老师靠知识与技术传道授业解惑。没有这些作为支撑,根本谈不上教书,一切的授课技巧都是建立在老师本身对知识的“知之以广,知之以深”基础之上,所以,真正合格的老师靠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来对学生负责。 
  很多人都爱看百家讲坛,像讲《三国》的易中天教授、讲《易经的奥秘》的曾仕强教授、讲《长恨歌》的蒙曼教授等等,从教书艺术上看,这些人并无特别之处,如没有板书、没有足够的激情、没有肢体语言、没有互动等等。但他们偏偏很受欢迎,其根本原因就是观众(换个角度是学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正是这些东西吸引了他们。作为老师,是否也必须靠过硬的渊博知识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上课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那是老师讲的他听不懂,其深层次的原因是老师本人没有把授课内容理解透彻。这些教授没有别的诀窍,仅仅是将自己的理解讲出来了,学生在老师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接受、掌握起来较为容易而已。相对于照本宣科的老师而言,学生听讲自然津津有味。 
  所以作为老师,仅仅对教学内容熟悉仍是远远不够,除了将教学内容吃透外,还要将整个专业领域全方位的掌握,这样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自己讲得顺畅,学生听得明白。在此基础上,才可能进一步谈授课艺术问题。 
  讲课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但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到东西,只要自己的知识储备够了,理解深了,学生能听懂了,讲课艺术自然就出现了。正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 
  讲课过程中,老师的肢体语言、激情、语言、师生互动、板书、问答等教学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作为老师,这些授课中讲究的细节仅仅是锦上添花,不是老师的最终追求,仅仅是让学生接受理解掌握的必要工具而已。过于注重讲课中的这些东西,就有了个人表演之嫌,不是教书的根本,过分的个人表演可能会令学生反感。毕竟学生所需要的是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不是老师的讲课艺术,只要学生将知识理解掌握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因此,老师本人对教学内容、甚至整个学科领域的深度理解对于教学是多么重要。 
  二、育人的根本是老师的职业道德与内在素养 
  人才“德”为先,武术界有武德,艺术界有艺德,医学界有医德等等,没有相应的“德”,相应的行业就难以维持运转。教育界更要讲究“德”,先是师德,师德决定了教育的质量甚至成败。 
  真正的育人除了深厚广博的知识外,还要靠责任心、品德、言行、人格魅力、言行、个人习惯、心胸、视野、见解、洞察力、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思想觉悟等等来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所以,老师的职业道德与内在素养是育人的根本因素。这一点在教育界应该得到普遍认识并引起教育管理部门的重视。 
  教书的最高境界是育人,培育出“德、智、体”全面健康的人才将是国家之幸、社会之幸、家庭之幸、学生自身之幸。既然是培育,自然是学校培育,而不是学生自身培育自己,如果学生没学好,学校有责任,老师更有责任。 
  古人中教育最为成功的人是孔、孟,孔子称得上是“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孟子做到了“内不愧心,外不负俗”,这都是为人师表的伟大体现。言传而后身教,现在学校里只是言传而少有身教,有些老师自身的职业道德不够用,更不要说为师者形象了,学生对其最起码的尊敬之心也没有了,又怎么能从这样的老师身上学习?这些老师为什么不具备起码的素养?那是他当学生的时候没有从上一代老师身上学习到,如此恶性循环没完没了。 
  现代教育不同于以前的私塾教育,从西方引进来又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是众多老师分层次、分科目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共同完成的任务,一个学生成才不是哪一个老师能够单独完成的。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要经过20年的学习时间,学生也会经历几十位甚至上百位老师的教育。 
  有些老师却深深地留在学生的记忆里,让学生永远也忘不掉师生间的情谊;有些老师在学生脑海中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还有些老师让学生产生一种不信任、厌恶、痛恨甚至鄙视的态度。这种强烈的变化引起了深思,师生间没什么情谊,甚至有厌恶,必然导致老师不尽心教书授课,学生不努力学习,那教育目的难以达到。 
  古人教育讲究六艺,注重礼德,老师尽心,学生懂礼感恩,称老师为恩师。当老师很累,当一个为人称颂的老师更累,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老师不愧为“恩师”,有些老师被放在遗忘的角落里。有人认为“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当今时代必须提倡这种理念,学生知道感恩,老师知道尽心尽责,教育自然进入良性循环。 
  老师怎样算是尽心尽责?没有衡量的标准,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老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外,还要注重知识之外的综合素养的教育。综合素养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在于掌握科技文化知识,其次是学习方法和学习理念,当今社会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习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不仅仅从老师身上学习,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中、与同学的闲谈中多听、多看、多问、多思考必能得到意外而巨大的收获。学生要有善于从周围人发现和学习的理念和习惯。最后是以身授教,用自己的言行、品德、世界观、价值理念、人生态度、生活热情、作人处理事情的能力等来育人,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确切地说,作家能够引领当时社会的文化时尚、社会风气、一时的道德水准,属于短期效应。但老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文明、社会文化、社会稳定与社会进步实在太重要了,是长久效应。老师的心态、品德、学识以及领导与外界对他们的认可,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下一代,并最终牵涉到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无限度地提高老师的职业道德和内在素养是打开目前教育的良性循环切入口不二的选择。 
  增强传统国学教育、建立健全完善、可行、有效的教育管理体制,提高老师待遇和地位,执行正确客观的教学评价体系,对老师工作有真正的认可,树立教育领域里的使命感、责任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首先老师具备这些素质,学生才能具备这些素质,最终社会方可和谐、稳定和繁荣。八荣八耻和社会和谐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落实到行动上才是希望的开始,首先要校园开始,从老师开始。 
  提升老师的人格魅力,树立其在学生心中高尚的形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老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一个优秀老师的教育魅力首先在于他是作人的楷模。这种影响在塑造学生的素质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不可取代的。老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向善、崇真、求美、争先、创新、奉献、个性等方面。 
  在教学、育人、老师素质三者中,老师素质是基础,是根本,离开老师素质,空谈教学,育人变得毫无意义。教学是手段,是连接老师素质和育人的桥梁。育人是最终目标,是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 
  一门课程能否收到良好的授课效果,学生有没有好的收获,首先取决于老师对这门课的态度是否认真和重视,考查课如此,专业课也是如此,主干课程更是如此,老师的责任尽到了,学生自然会尽心。 
  让老师践行职业道德,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值得教育管理者深入研究。建立有效、可行的教学督导和评价机制是激发老师积极性的一种举措。 
  三、激发老师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健全的教学督导和评价机制 
  使教育走出恶性循环,进入良性循环状态的出发点在于老师,好老师决定好学生,老师能否尽责决定教育成败。但是老师也需要成绩上的肯定和起码的尊重,没有这些,老师难有责任心和职业道德,教育难保成功。这需要一种健全完善的机制或者制度支撑。 
  实际上,一个老师的水平、敬业程度、责任心连他本人也未必十分清楚,只有学生心里最为清楚,所以,学生的评价才是最为可靠的评价。如一部电影成功否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说了算,只有票房说了算。拍电影的最终目的是取悦、教育观众,观众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认可。学生就是老师的最终服务对象,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才最值得信任。但学生评价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过于严厉的要求都会带来不公正的评价。如何实现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都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要想达到教学督导的真正目的,选拔督导组成员和建立可行的教学评价机制至关重要,如何选拔和建立是个多少人已经研究多年的大课题,仍须继续深入研究。 
  从以上三个方面清楚地认识教书育人问题,对于解决当今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培养综合素养人才、改进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有裨益,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孙传文,于华珍.对道德内涵的科学认识是德育工作的逻辑起点[J].教育探索,2009(12). 
  2、陈瑞生.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诊断与矫正[J].教育探索,2010(1). 
  3、王文国,刘祥萱,刘莹慧等.理论教学与能力培养之间有桥梁[J].中国科教博览,2007(5). 
  4、王文国等.教师的基本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关键[J].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5). 
  (作者单位:王文国,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五系;王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五系,许勇,第二炮兵工程学院五系;曹中伟,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函授处;刘莹慧,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训练部图书馆)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