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目的:探讨 脑CT灌注成像(CTP)联合头颈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诊治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为诊治时间,均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头颅平扫、脑CTP、头颈CTA扫描及后处理,30d后予以头颅CT、MRI平扫。结果:相比于对侧正常对照区,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的CBF显著下降,其MTT增加,p值在005以下;脑梗死CBF、CBV显著较缺血半暗带区更低,MTT较缺血半暗带区更长,p<005;经CTA显示,共28例患者有脑动脉局部狭窄的现象。结论:CTP可快速的将梗死区、半暗带区进行直观的区分,CTA可将梗死的责任血管检出,临床中可依据成像为不得溶栓的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中国论文网 /6/view-13060335.htm
【关键词】CT灌注成像;头颈CTA;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7-098-01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为临床中常见病、多发病,且具有极高的致残率、致死率[1],因此如何及时溶栓对于缺血半暗带脑组织进行抢救为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本文研究中,MRI灌注成像及功能成像被认定为对于梗死区域及缺血半暗带进行判定的标准[2]。有研究表明,CT灌注成像为快速、安全及多参数的检测方案[3]。本研究为探讨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CTA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效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诊治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为诊治时间,上述患者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均为第一次发病,且发病至诊断时间≤6h,予以脑灌注成像、CTA检查,及时予以针对性的临床治疗措施。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别为28例、32例,最大年龄值为77岁,最小年龄值为41岁,平均年龄值为(6185±991)岁。
12方法脑CTP:采取64排螺旋CT扫描仪(GE公司64排optima 660)予以诊断,先进行颅脑平扫,随后选取苍白球最大层面向上、下间隔2cm,与CT平扫基线一致,予以CT灌注扫描,轴位,层厚5mm,80KV, AutomA,扫描范围≥4cm,采取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团注相对高浓度的50ml的碘海醇350,速度5-6ml/s.随后将40ml生理盐水进行注入,注射造影剂后延迟5秒进行CTP扫描,将获得的原始图像后再工作站进行后处理。
头颈CTA:采取64层螺旋CT仪(GE公司64排optima 660),脑CTP扫描完成后间隔7分钟行头颈CTA扫描,观察颈动脉显影时立即予以手动扫描,将扫描范围确定,主动脉弓至头顶部位。扫描参数:层厚0625mm,管电流:80KV,选用AutoMA。采取静脉团法予以50~60ml的碘海醇进行注入,之后予以40ml生理盐水注入,将获得的原始图像后再工作站进行后处理。MRI:采取15T核磁共振成像,检查项目包括T2WI、T1WI、DWI、T2-FLAIR,扫描包括冠状位T2-FLAIR,矢状位T2WI,横断位DWI、T1WI、T2WI。并设置相关扫描参数,1mm为间距,6mm为层厚,4000ms为TR。
13统计学处理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均数,并用t值检验,用“%”的形式,表示概率,并用卡方值检验,在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当各指标数据有差别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相比于对侧正常对照区,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的CBF显著下降,其MTT增加,p值在005以下;脑梗死CBF、CBV显著较缺血半暗带区更低,MTT较缺血半暗带区更长,p<005;经CTA显示,共28例患者3讨论
在1991年,国外研究者Mile提出CTP概念,将造影剂注入后通过对局部组织的碘剂含量进行检测,可将该处的血流灌注量计算而出。对于选定的核心层面予以动态CT扫描,可将该区域的时间-密度曲线进行获取。通过时间-密度曲�可对于CBF(脑血量)、CBV(脑血容量)、MTT(对比剂通过时间)及TTP(对比剂峰值)进行计算,其可反映局部血流灌注量的改变情况,从而获得脑组织功能方面的信息变化[4]。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相比于对侧正常对照区,脑梗死区、缺血半暗带区的CBF显著下降,其MTT增加,p值在005以下;脑梗死CBF、CBV显著较缺血半暗带区更低,MTT较缺血半暗带区更长,p<005;经CTA显示,共28例患者有脑动脉局部狭窄的现象,其中包括8例海绵窦段狭窄者,8例大脑中动脉狭窄者;大脑后动脉狭窄、多发节段狭窄及大脑前动脉狭窄者各为4例。
综上所述,脑CTP可快速的将梗死区、半暗带区进行直观的区分,CTA可将梗死的责任血管检出,临床中可依据成像结果为不用静脉溶栓的患者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责编:荣秀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