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是海南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资源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海南省昌江县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循环经济的现状与问题,研究其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分析,就金融如何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金融支持;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5)01-0080-03 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5.01.19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战略目标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现实意义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以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现代国际社会广为推崇和实践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我国持续的经济高速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方面的双重挑战,加上资源利用率较低,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对今后经济发展模式进行认真的思考。按照海南省创建国际旅游岛的总体部署,昌江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打造"经济持续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针对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全面实施矿山修复和综合治理,积极推广低品位矿石综合利用技术,着力提高尾矿高附加值综合利用能力,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升级改造,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增强产业间的循环经济耦合,充分发挥大型建材的产业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增强协同处理周边区域生产和生活废弃物能力,重点引进"城市矿产"项目,加快培育再生资源产业,以循环经济理念建立高水平的基础设施体系,逐步打造海南省城市典型废弃物再生利用基地,促进园区由资源依赖型向资源再生型转变,全面提升园区循环经济总体水平,探索资源依赖型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新模式。规划至2017年改造期末,园区循环化改造将通过节能降耗、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生产成本节省和经济收益增加,至少可实现节能55万吨标准煤,节省能源成本4.4亿元;尾矿、贫矿和城市矿产资源的高价值综合利用,在节省原材料投入的同时将每年为企业产生至少6亿元的利润;上述两项即能每年为园区增加经济收益10.4亿元以上。到2017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10亿元,生产总值达到60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亿元。
二、海南省昌江县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成效
近年来,昌江县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矿产采掘加工基地、清洁能源生产基地、生态建材生产基地、绿色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取得了初步成效。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海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产业园区。园区具有良好的资源条件,石碌铁矿是亚洲著名的露天铁矿,也是亚洲第一富铁矿,水泥石灰岩矿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在全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实施了贫矿、尾矿、废石、绿泥综合利用,以及皮带走廊节能工程、余热发电、污水处理等项目,促使园区的资源能源消耗有了明显的下降。与2005年相比,2010年园区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 工业排放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了10.78%、4.50%、7.12 %和13.33%,2010年园区的资源、能源和水资源产出率分别增加了25%、29%和160%。2012年,园区资源产出率为0.0172万元/吨,能源产出率0.2543万元/吨标准煤,水资源产出率0.0405万元/立方米,万元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等节能减排指标均控制在国家和省规定的范围内。
(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循环经济基础条件薄弱。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虽然铁矿开采、建材制造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受到区域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园区整体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还未建立统一的污水处理设施,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缺乏,园区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基础设施条件相当薄弱。
2.资源利用率较低,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待加强。一是资源利用率不高。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经济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但园区资源开发型工业仍占主导地位,大部分产品附加值低,中下游产品少。除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华润水泥厂、华盛水泥厂等几大重点企业外,园区内大部分企业生产仍以粗加工为主。园区产业特性加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资源产出率指标水平较低。二是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体系还没有充分形成。园区内主要产业包括铁矿石采掘和选矿、水泥生产、钴铜冶炼、橡胶加工、生态环保建材等,某些产业的废弃物,如海南矿业开采后的尾矿,钴铜冶炼厂的二氧化硫废气等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三是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渠道不畅通。园区目前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固体废弃物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积现象较为严重,造成了土地占用与污染问题。海南省危险废弃物处置中心已在园区内建立并投入运行,但功能有待完善,运行尚不顺畅。
3.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循环经济关联度较弱。一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目前,铁矿开采、水泥制造在园区发展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相当高,园区发展不仅面临生态环境挑战,而且资源约束性较强。二是主导产业链条短,产业关联薄弱。在整个园区层面,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业制品业等园区支柱产业尚未形成较为完善共生耦合关系,资源产出率、资源消耗率、资源综合利用率等处于较低水平。园区再生资源行业发展较慢,与园区主导产业体系物质关联较弱。三是企业生产源头资源投入量大、初级资源利用不充分。目前园区内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并不充分,需要在资源开采与投入生产的源头环节,根据石灰石等矿产资源蕴含物质贫富程度,对其进行分质生产与加工利用,拓展资源有效使用范围,减少初级资源投入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四是采选、冶炼行业生产活动中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赤铁矿贫矿开发水平不高、矿区尾矿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问题严重,以往开采过程中堆存的贫矿已累计有1200多万吨,并且每年还在以130万吨的数量递增,形成占地26万m2的贫矿堆场。此外,矿石洗选后排往红旗尾矿库的尾矿目前已累计堆存约1500多万吨,近阶段年排入量为200万吨左右。建设一套具有高科技水平的高硫矿和贫矿回收系统,以及超细粒尾矿回收工程,是充分利用贫矿和尾矿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经济价值的重要手段。 4.政策措施不配套,项目资金缺口大。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管理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相比,配套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办法不健全,监督机制依然比较薄弱。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较晚,园区开发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主要产业链培育、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面临较多困难,虽然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昌江属于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资金积累能力有限,尚不足以支撑园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建设。
5.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未普及,思想意识有待提高。目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理念还没有真正贯穿到园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还需要进一步普及。
三、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相关性剖析
(一)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创新支持和引导
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国家出台法律明确企业排污准入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还需把企业行为的利益导向结合起来。如日本对从事3R(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研究开发、设备投资、工艺改进等活动的企业,给予享受政策贷款利率优惠等[2]。以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为例,按照园区循环化改造需要,重点支撑项目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园区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拟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共计18项(包括关键补链类项目14项,公共服务设施保障体系建设项目4项);另一类是园区自主建设和改造项目共计13项。项目总投资预计达72.15亿元,需银行融资12亿元以上。近年来,昌江县金融部门通过政策引导、信贷投入、技术指导、产品创新等方面,加大了对园区内海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昌江华盛天涯水泥有限公司等在内的15家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的信贷投入,不断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截至2014年8月末,园区内15家循环经济企业贷款余额99640万元,比年初相比增长5.27%。
(二)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决定了信贷投放不断加大的必然性
以昌江铁矿石开采、水泥制造为例,为了加快铁矿石、石灰岩的资源化、再循环、再利用,实现两大产业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积极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至2014年8月末对园区内的循环经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余额达5亿多元,有力地推动了区内循环经济的发展。
(三)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特性决定了财政政策倾斜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性和外部性,产生创新和应用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使投资成本明显大于投资收益,出现"市场失灵"。因此,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不仅需要金融部门的有效参与,更赖于国家财政的大力投入。
(四)循环经济的投资特征决定了其融资主体多元化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研究开发阶段多以国家资助的方式投入;在由基础理论向技术转化的环节,其投融资方式是以国家开发资金与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或个人投入为主的投资;在科技成果商品化的环节,往往以风险投融资方式为主;在产业化中后期以及生产经营规模化阶段,往往以资本市场的产权交易、证券融资及商业信贷的方式构成投融资一体化,实现完整的循环经济投融资过程。
四、当前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制约因素较多
一是资源循环再生利用、节能技术有待创新,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还比较弱。二是循环经济发展意识有待提高。一方面,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还一时难以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循环经济的公益性特点没有在各项金融优惠政策中得以完全明确,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二)金融交易成本过高,不利于金融政策的落实
我国一些银行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借贷关系因缺乏诚信基础而被扭曲,银行要为此付出更多的信息搜索和甄别成本,企业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成本也随之提高,园区内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较为突出。
(三)信息不对称,制约了信贷投入力度
园区内中小企业在环境保护、生产安全等方面的手续上可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未有较为充足的担保抵押物进行抵质押融资。银行难以对其评估信贷风险,或者项目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保证条件。
五、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支持的法律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加快循环经济立法,为科学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另一方面,要立足循环经济发展要求,从立法的角度规范政府金融政策的指定与实施。
(二)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保障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以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或建立专项基金等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三是政府可对不同生产方式、不同能耗的循环经济产品生产企业收取不同费用或给予相应的补贴,鼓励循环经济发展。
(三)围绕提高金融体系资金供给能力和风险配置功能,进一步发展各类金融中介和市场
增强和规范各类金融中介的竞争,提高金融产品多样化水平。通过大力发展基金、金融信托和租赁等中介以及债券、股权等市场,为社会资金的投资提供多样化的渠道、机会和工具。
(四)创新金融服务理念,切实有效加大循环经济信贷投放
一是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融资的管理机制,提高信贷服务效率和质量;二是对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企业在评估审贷、贷款到位、还款期限、贷款发放范围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三是拓宽资源节约型企业融资渠道,建设节约型产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五)突出信贷服务重点,推进节能环保领域金融工作
严格贯彻落实人总行《关于改进和加强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推动将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提高节能环保领域金融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梁宗德,王俊,史安玲.金融支持循环经济文献研究[J].现代商业,2014(2).
[2]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责编:荣秀
上一篇:证券业系统性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下一篇:基层央行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探讨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